ID: 11913984

人美版(北京) 五年级下册美术 第2课 动物装饰 教案

日期:2025-04-1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2871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五年级,下册,美术,2课
  • cover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设计 《动物装饰》 一、概述 《动物装饰》是小学义务教育美术学科五年级下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本课主要是是注重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了平面装饰图案的设计,图案更加强调了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对名家艺术作品及学生作品的分析与欣赏,了解动物装饰的方法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感悟名家如何通过动物造型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装饰艺术的运用方法。本课是运用线条与色块完成的装饰作品,也是线条训练系列中的一部分。在本课之前的一些课程都涉及到了线与色彩,四年级下册《虎头装饰》一课已经使学生对装饰有了浅显的认识,本课可以通过观察、体验一道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之后的课程,第十一册《装饰色彩》又对色彩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因此本课更加突出装饰图案设计的特点与用线的丰富变化,起到了贯穿衔接的作用,使学生对动物的装饰有了多元化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能恰当运用线与色块,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了解动物装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图片及实物作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探究、交流、合作完成动物的装饰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及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 养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能力,能运用点、线、形状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简单创 作,画出各种形态的线以及图形,能够区分冷暖色,对装饰方法的应用也比较灵活,对小动物也十分感兴趣,但对动物的形象记忆不够清晰,导致动物形象单一和特点把握不十分准确,用点、线、面进行装饰时线条比较丰富,但线条组合缺乏美感还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线的变化不能深入体会,对色彩的把握缺乏预知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采用图片资料的导入形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料与图片为孩子们提供创作素材。引导学生通过看、说、玩、画、拼贴、制作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多角度、多层面的体验由点、线、面带来的装饰艺术的美感,体会动物装饰带来的多样的表现形式,了解动物装饰的含义、表现手法。新授环节注重教师示范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分五个步骤:欣赏作品 对比分析、学习装饰 初步感知、造型分类 观察特征、色线结合 设计装饰、回忆过程 总结步骤。由浅入深,从名家作品到生活中的动物装饰作品逐渐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解决缺乏生活体验,而无法表现的困难,丰富学生创作构思,为创作做好铺垫。 (二)通过分析及范作,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点、线、面的装饰形式的基础上,力争以独特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希望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造型设计的快乐体验,同时也带给他们生活的丰富感受。 这节课通过图片和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后能快乐创作。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自然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 五、教学资源与课件设计 整合点 作用时间 应用方式和作用 1导入环节:出示一张线描作品和一张装饰画 2分钟 通过观察线描图片,让学生比眼力找出鱼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在游戏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装饰画让学生初步感受装饰画的特点, 2欣赏不同时期的装饰画图片 1分钟 感悟动物装饰图案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装饰效果,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认知。 3装饰作品的欣赏 5分钟 感受不同装饰方法的不同效果及色彩的表现,抓住动物的特点设计外形,用线及色彩进行动物装饰的方法,在教学中解决了本重点。 4演示环节 2分钟 利用视频仪教师演示动物装饰的方法,解决了本课的难点,突破了如何去装饰动物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画家世界(精彩三分钟展示) 由一名学生主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