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14222

初中专题教育 家庭·社会·法治 川民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章 撑起法律保护伞 第二节 学会自我保护 教案

日期:2025-10-28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4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撑起,保护,自我,学会,第二
  • cover
第2节 学会自我保护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树立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方法。 2.遇到危险能采取恰当的措施保护自己,正确抵制不法伤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保护自我,见义智为。 2.认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3.学会用好紧急避险。 难点: 1. 学会使用智慧和法律来保护自己。 2. 正确抵制不法伤害。 引入:在国家和社会给予青少年特殊保护的同时,青少年还需加强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树立防范意识,掌握防范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能力,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疑有所思 我国于2017年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纳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统计,截至2019年12月,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21358人,提起公诉161119人。 议一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想一想: 面对不法侵害,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傲7 二、学有所悟 保护自我 见义智为 ●遵规守法保安全 暑假的一天,小明、小陈和几个小伙伴在村口的水库边玩耍。中午,小明想到水库里“凉快凉快”,小陈提醒他水库旁设置了“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的警示牌,试图阻止其下水。可是小明不以为意,不听伙伴劝阻,扑通一声跳了下去。没过多久,岸上的小伙伴就听见了小明的呼救声,看见他在水里不停地扑腾。由于他们都不会游泳,慌乱之中,小陈提议大家手拉手组成人链将小明教上来。可是,由于小明离岸边太远、水库边又太滑,小伙伴们不仅没有将小明营救上来,还险些滑进水库。幸好,此时一位水性很好的叔叔经过,才将小明成功救起。 说一说: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没取哪些教训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城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城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了构建全省教育系统防溺水安全教育体系,切实强化中小学防溺水安全管理,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体育局联合实施四川省“防溺水进万校工程”,推动安全教育落地落实,引导学生有效掌握防范溺水、自救自护技能与科学施救方法,切实维护学生生命安全。 某日,11岁的小勤在公园附近玩耍时解锁了一辆共享单车,并沿路逆向骑行。当他行至某路口时,与王某驾驶的正常左转弯的大型客车发生碰撞,身受重伤。交警部门判定,王某疏于观察路况负次要责任,小勤未满12周岁驾驶自行车在道路上逆向行驶,且疏于观察路况,负主要责任。 查一查: 小勤在该起事故中要承担主要责任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溺水和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意外伤亡的重要原因。在这些事故中,有很多是因为未成年人自身不遵守规则,将自己陷人危险之中。远离危险,我我们需要遵守规则,严守法律,树立安全意识,用智慧准确做出判断,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救助他人。 ●正确抵抗不法侵害 某日,17岁的小红来到姨父家玩耍,去院子上厕所时被藏在厕所里的歹徒劫持。歹徒先用手捂住小红的嘴,小红试着慢慢推开他的手,示意他自己无法歹徒威胁小红不许喊叫,同时慢慢松开手。为了控制小红,歹徒用腰带从后面将她的双手捆绑起来。 小红回忆道:“他绑得不紧,我自己用手就能挣开,但没有那样做。因为他的刀就在我脖子上,挣开后也不能逃脱,只能激怒他。我担心他做出更不理智的事情。”歹徒询问小红家里还有多少人,从哪里可以逃脱,摩托车的钥匙在哪里,家中有多少现金。小红告诉他这里四处都是封闭的,而且家中有好几个男人,但只要歹徒不伤害她,她就想办法让歹徒离开。后来姨父、小姨发现情况不对,到厕所查看发现歹徒,3人配合将歹徒制服。歹徒当日被警方刑事拘留。 说一说: 小红脱险的过程有哪些可以借星的经验 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面对不法侵害,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