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2431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测量统计活动 冀教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31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测量
  • cover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测量统计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在二年级学生经历过“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并能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安排的。本单元第一课时中结合实际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 本节课教材以全班同学为素材,安排了两个通过“测量”收集数据的统计活动。1、测量全班同学的身高,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2)把全班同学身高的测量结果按5厘米一段整理并填在统计表中。(3)把分段统计的结果,再分性别(男生、女生)整理到复式统计表中。2、调查全班学生的体重。教材提出调查活动的要求后,直接给出按男生、女生体重分段统计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全班同学体重分段统计的单式统计表。同时,教材结合两个统计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分析从两个统计表中得到的信息。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测量身高和体重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 2、了解可以用“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能分段整理数据,并把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3、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特征的活动中,感受数据蕴含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用测量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段整理的过程,并分析数据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难点:分段整理数据形成复式统计表,并分析数据。 四、教学准备: 测量身高的器材、表格。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调查并统计了同学们最爱吃的水果和蔬菜,你们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的吗?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整理咱们班同学们的身高,看看能有什么发现?要想知道身高,我们就要进行测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统计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活动探究 活动1:测量身高统计活动 1、实际测量并记录全班同学的身高 (1)课前学生分小组,有秩序的测量每位同学的身高,并做好记录。 (2)课上全班进行数据汇总,把每个学生的学号、性别和身高记录在表格中。 三5班学生身高记录表 学号 性别 身高(cm) 学号 性别 身高(cm) 学号 性别 身高(cm) 2、分段整理数据 (1)简单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让学生发现记录表不能满足分析数据的需求,所以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知道了数据的范围,建议学生以5厘米为一段进行分段整理。师生共同绘制统计表,并具体说一说每段包括哪些厘米数。需要特别说明:因为人数不多,130厘米及以下和146厘米及以上,就不再分段了。 三5班学生身高统计表 身高(cm) 130及以下 131~135 136~140 141~145 146及以上 人数(人) (2)同桌两人合作完成数据的分段整理并填在统计表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小组汇报统计表的填写情况,检查数据是否正确。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一说是怎样整理数据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3、分析数据 提出问题:观察“三5班学生身高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身高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 4、男生、女生的身高分开整理 (1)认识复式统计表:出示“三5班男生、女生身高统计表”,班内交流表格信息。比较复式统计表和上面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5班男生、女生身高统计表 身高(cm) 130及以下 131~135 136~140 141~145 146及以上 男生人数(人) 女生人数(人) (2)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复式统计表,并汇报结果。 (3)分析数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男生身高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少?女生身高在哪一段的人数最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