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36378

八下川民版家庭社会与法治第三章 第三节 筑牢人生防线 教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225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下,民版,家庭,社会,法治,第三章
  • cover
第三节 筑牢人生防线 教学目标: 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了解一些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教学重难点: 学习、普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 筑牢人生防线;不可逾越的雷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容易在各种影响和不良诱惑下误人 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这不仅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筑牢人生防线。 二、疑有所思 议一议: 小刚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过程, 对你有何警示 三、学有所悟 (一)远离不良诱惑 1、警惕不良行为 议一议: 这些不良行为会带 来哪些影响 未成年人一旦染上不良行为,就像开启了潘多拉魔盒,极容易步步走向违法犯罪深渊。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违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危害性,甚至会引发犯罪。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将收容教养措施改为专门矫治教育,把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专]教育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并对专门学校做出新的制度设计,明确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未成年人应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2、远离可怕陷阱 说一说:从刘某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不良信息有哪些危害 议一议:面对色情、暴力等网络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办 色情、暴力等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容易使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阻碍未成年人的人际关系建构,影响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容易引发各种违法犯罪。 青少年要提高信息分辨能力,增强自制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用绿色上网软件,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文明上网;发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或网站时,及时关闭并举报,协助网络执法部i ]依法打击和查处传播网络不良信息的行为。 12377是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设立的免费举报电话。举报中心以维护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维护网民权益、搭建公众参与网络治理的平台、建设文明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为工作目标,在打击网络谣言、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谈一谈:小韩的案例对你有何警示? 赌博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不仅助长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不少人因嗜赌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还会诱发盗窃、抢劫、诈骗、甚至图财害命等犯罪。未成年人如有赌博行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校应当加强管教,屡教不改的,可送专门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议一议:毒品的危害有哪些 我们应如何远离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当前的新型毒品,善于伪装,防不胜防。一颗糖、一杯奶茶、一瓶饮料都可能是新型毒品的伪装,酒吧、KTV、网吧极易成为新型毒品泛滥的场所。新型毒品主要影响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青少年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一旦吸毒成瘾,会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