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60148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9809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华师大,八年级,上册,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
  • cover
(课件网) 13. 5 逆命题与逆定理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13.5.2 线段垂直平分线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知识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知1-讲 感悟新知 1 1. 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条件: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结论:这个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2. 几何语言 如图13.5-2, ∵ AD ⊥ BC,BD=CD,∴ AB=AC. 知1-讲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直接证明线段相等,不必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它为证明线段相等提供了新方法. 感悟新知 知1-练 如图13.5-3,在△ ABC 中,AB=5 cm,B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 于点D、E,△ ACD 的周长为8 cm. 求线段AC 的长. 例 1 解题秘方: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要求的线段向已知条件转化.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 D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 CD=BD. ∴△ ACD 的周长为AC+AD+CD=AC+AD+BD=AC+AB=8 cm. ∵ AB=5 cm,∴ AC=3 cm. 感悟新知 知1-练 7.8 cm 1-1. 如图,AB 所在直线是CD的垂直平分线,若AC=2 .3 c m,BD=1.6 cm,则四边形ACBD的周长是 _____. 知识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知2-讲 感悟新知 2 1. 判定定理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条件: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结论: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知2-讲 感悟新知 2. 几何语言 如图13.5-4,∵ AB=AC, ∴点A 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3.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知2-讲 感悟新知 特别解读 1 .证明一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思路有两种:一是作垂直,证平分;二是取中点证垂直. 2 . 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需证明两个点在垂直平分线上. 感悟新知 知2-练 如图13.5-5,AD 为∠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 D,AE=AF,请判断线段AD 所在的直线是否为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若是,请给予证明; 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例2 解题秘方:紧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证明直线AD 上的点A 和点D 到线段EF 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即可.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线段AD 所在的直线是线段EF 的垂直 平分线. 证明如下:如图13.5-5,连结DE、DF. ∵ AD 是∠ BAC 的平分线,∴∠ EAD= ∠ FAD. 在△ AED 和△ AFD 中, ∴△ AED ≌△ AFD(S.A.S.). ∴ DE=DF. 感悟新知 知2-练 ∴点D 在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上. ∵ AE=AF,∴点A 在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AD 所在的直线是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 切忌只证明一个点在直线上,就说过该点的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如图,AB=AD,BC=DC,点E 是AC 上一点. 求证: (1)BE=DE; (2)∠ ABE= ∠ ADE. 感悟新知 知2-练 证明:连结BD. (1)∵AB=AD, ∴点A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 又∵BC=DC, ∴点C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 ∴AC所在的直线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 ∵点E是AC上一点,∴BE=DE. 感悟新知 知2-练 (2)易知四边形ABCD是以直线AC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ABE=∠ADE. 感悟新知 知2-练 如图13.5-6,OE、OF 所在直线分别是△ ABC 中 AB、AC 边的垂直平分线,∠ OBC、∠ O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试判断OI 与BC 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例 3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题秘方: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也相交于一点”这两条性质进行证明.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这条性质下一节学习.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OI ⊥ BC. 证明如下: 如图13.5-6,延长OI 交BC 于点M. ∵ OE 垂直平分AB,OF 垂直平分AC, ∴ O 点在BC 的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