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1789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6.1.1城市生态系统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9500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6.1.1,城市
  • cover
资源信息表 标 题: 第六章 第一节(第1课时)城市生态系统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组成 特征 功能 人 描 述: 城市作为以人类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存在诸多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但是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而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存在。那么城市生态系统是如何组成的?有什么特征、功能呢?这些问题的回答即为本节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 科: 生命科学〉初中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六章第一节 语 种: 汉语 第6章 第1节 城市生态系统 一、教学设计说明 人类活动会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呢?《寂静的春天》是美国作家R·卡逊于1962年第一次出版的一部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语言类小说,由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撰写序言。通过朗读节选片段引起学生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教材上对于城市人口流、信息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内容的讲解过于粗略,但这些内容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设计时考虑了对这一内容的拓展讲解,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内容正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地方,并且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在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部分通过照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在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的差异方面比较,从而得出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金字塔的特征差异。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本节课通过拓展“城市人口流、信息流、物流和能量流的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生态与城市生态的不同,因此,将“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一内容向后安排到本节的第三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特征和功能; ②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人类;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讨论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者,又是被调节者,感受人在城市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难点: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PPT的制作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导言: 投影:《寂静的春天》的封面及描述文字学生朗读后提问: 1、《寂静的春天》中的“春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寂静的? 2、《寂静的春天》中的部分场景有哪些曾经在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身上发生?讲述: 由于人类的活动,例如大规模地建筑活动等,使自然环境受到了不断地影响而发生了改变,并由此逐渐形成城市生态系统。那么这种由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在组成、特征、功能上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呢?投影:视频:《苏州河的记忆》 配乐朗读:《寂静的春天》(一、明天的寓言节选)(作者:R·卡逊 美国) 名著《寂静的春天》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变化景象,借此引起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思考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特点。借此情景由远及近,联系苏州河的污染,引导学生探寻人类活动对自身生存环境影响的关系。进入知识的学习。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投影: 1、苏州河遭受污染的图片;苏州河沿岸的码头、仓库、工厂、民居的照片。提问:造成往昔的苏州河遭受污染的原因有哪些?思考:1、城市生态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是怎样体现的?你能举例说明吗?2、你了解哪些新的城市能量来源呢?3、城市生态中的人口流又有怎样的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人口流呈现怎样的特点?与什么原因有关?讲述: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随着上海的发展,在苏州河的沿岸不断兴建了大量的码头、仓库、工厂和民居,自此依托苏州河及黄浦江的船只、货物、乘客和川流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