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4254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第一课时)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11-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20033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课时,视频,PPT,21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鱼缸为什么会变绿? 前 后 3.1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第一课时) 藻类———水绵 1.观看“采集水绵”的视频,说说你的发现:(提示:采集环境、水绵的形态等) 野外水绵采集 藻类———水绵 1.观看“采集水绵”的视频,说说你的发现。(提示:采集环境、水绵的形态等) 水绵生活在淡水里,附着在岩石上; 水绵的形态像“绿色的头发丝”。 藻类———水绵 2.“观察水绵”实验: (1)2人一组,制作水绵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下观察; (3)绘制水绵细胞图:用双实线描出细胞的形状,在细胞内打点,明亮处点稀,较暗处点密,并且用直尺绘制直线标注结构。 藻类———水绵 2.展示赏析学生绘制的水绵细胞作品,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水绵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 ②水绵呈现绿色与哪个结构有关? ③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水绵细胞的哪个结构?(提示:细胞核经染色后可观察) 多细胞生物 叶绿体 细胞膜(细胞膜与细胞壁贴的太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无法观察细胞膜) 藻类———水绵 3.观察水绵晒太阳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晒太阳前 晒太阳后 水绵周围产生了气泡,并且水绵向上浮起来了。 (水绵晒太阳后产生了某种气体) 藻类———水绵 3.推测水绵在阳光下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以及如何检测?(观看右侧的实验视频) 实验:检测水绵产生的气体 水绵在阳光下产生的是氧气;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氧气,快熄灭的木条复燃。 藻类———水绵 4.水绵中产生氧气的具体部位在哪? (观看右侧恩格尔曼经典实验的模拟) 叶绿体 藻类———水绵 5.归纳特征 生物 生活环境 结构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水绵 生活在_____。 _____(简单/复杂),无___、___、___的分化 根据上表的提示,描述一下水绵的特点? 淡水中 简单 根 茎 叶 叶绿体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海带 海带是大型多细胞藻类,生活于浅海岩石上,依赖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 。其结构由固着器、柄和带片组成,带片含叶绿体,表皮、皮层、髓部分化明显。作为碘和褐藻胶的重要来源,海带可预防甲状腺肿并用于工业。 紫菜 紫菜生长于潮间带岩石上,依赖15-20℃的清澈海水和适度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其结构为薄片状单/双层细胞,含藻红蛋白和叶绿体,干燥后呈深紫色 。作为高蛋白、富碘食材,并具有抗氧化等保健价值 。 思考:海带和紫菜为什么也属于藻类? 与水绵相似:①生活在(海)水中②有叶绿体③无根茎叶的分化 思考:衣藻和小球藻为什么也属于藻类? 衣藻 衣藻和小球藻均为单细胞藻类,非常微小,需要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衣藻常见于淡水环境,具鞭毛可游动,含杯状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小球藻多生于淡水或潮湿土壤,繁殖快,含叶绿体且光合效率高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水体生态链的基础 。人类利用小球藻和衣藻治理水体污染、净化水质。 小球藻 与水绵相似:①生活在水中②有叶绿体③无根茎叶的分化(单细胞藻类) 请阅读以下案例,分析赤潮与水华的成因与危害: 1.2023年青岛浒苔爆发 :夏季黄海海域因富营养化引发大规模浒苔(绿潮)覆盖海岸线,破坏滨海旅游业并威胁海洋生物 。 2.2021年广东有毒赤潮 :大鹏湾海域因甲藻爆发导致海水呈红褐色,造成贝类毒素超标,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 3.2025年昆明滇池水华 :10月因静风天气和气温骤升,局部水域出现蓝藻水华,水体呈油漆绿色并散发异味,经紧急处理得以控制。 4.湖南慈利县水华事件 :2023年淡水湖泊因农业污水排放导致蓝藻爆发。 赤潮 水华 直接原因:藻类大量繁殖; 间接原因:适宜的温度、水流、水体富营养化(污水排放等) 鱼缸发绿的危害 影响观赏性 :水体浑浊,遮挡视线,难以观察鱼的状态或欣赏鱼体颜色。 夜间缺氧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