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62541

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0课图形的联想(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2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2012,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cover
《图形的联想》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学生学习简单的图形联想的构思和创作的方法,着重于一种简单的图形与其他的物品创意的联想与设计。教科书中的一些范例,做了很深刻的示范,学生认识所谓艺术的“联想”是可以如此思维跳跃,无所不能。 图形与设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件普通的生活品,加入了创意的联想,使他有趣生动,是生活美好的奠基。一个圆,在小学生的眼里会变成太阳、月亮、球、饼、轮子、扇子 小学生是善于想象、长于联想的。但平时小学生对各种大小、形状、纹理都不一样的图形往往又是不太注意的。本课教学目的是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对所观察事物的形状和大小的联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已经有了一些造型的能力,但这个年龄正处于一个思维变化期,在许多的“条条框框”内,每个孩子的思维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死板。远不如一年级的小朋友。学生们通过这堂课去感受艺术创想的魅力,开拓创新的思维,让每个大脑都变得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图形联想的图片,初步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学会能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设计、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观察、联想等活动中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增强图形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体验图形的联想和添画的乐趣 难点:图形的联想和画面的组织。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学习方法策略 2.信息收集整理策略 3.培养态度与情感体验的策略 4.交流策略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使用希沃触控一体机,可以更直接的体会图形联想中的变幻多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3分钟 情境导入:“逛西湖”,教师展示有趣的图形联想物品,吸引学生。揭示课题《图形的联想》 观察图形,联想图形。举手发言。 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欣赏作品,启发想象 5分钟 1、游戏激趣:①出示基本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去联想。②出示具体物象图形,再次引导联想。小结:经过我们精心的思考,大胆的想象,单纯的图形可以变化出这么多有趣的图形。2、欣赏悉尼歌剧院、鸟巢青花瓷等分析创意思路。小结:“独特的创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和无穷的乐趣! 学生在画纸上画出关于几何的联想图形。学生欣赏创意佳作,寻找创作原型。 趁热打铁,课堂小练,活跃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对生活中的富有创意的建筑的欣赏和分析,来理解图形联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重要性,使同学明白所学知识有什么用。 小组研究,探究方法 5分钟 出示范例《水杯》,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不变形,功能转变。变形,功能不变,夸张)出示范例《尺》,引导学生继续研究图形联想的基本方法。(板书:相似、相关)小结:两个或以上的物体比较接近的部分,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新的图形。 学生研究:水杯变成了什么?加了哪些关键图形?还可以变成什么?学生继续研究图形联想的基本方法。(小组研究) 生:笔直的路、三角形的旗、旋涡、吸管、闹钟…… 这一环节可以发散同学的思维,巩固同学的联想方法,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通过提问,运用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培养观察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师示范,画法指导 3分钟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绘画示范。欣赏老师和同龄人作品。 学生观察老师的构思方法和创作途径。发现同龄人作品的优点,学习体会。 欣赏漂亮的图片,起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