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64448

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9课童眼看秦俑

日期:2025-11-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3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版,2012,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cover
童眼看秦俑 教材分析: 《童眼看秦俑》一课是一节造型·表现的美术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头像。 学情分析:因为历史时间久远的原因,秦代对于现代的孩子比较陌生,对于秦俑的认识局限于只是一个跟真人大小一样的泥人,与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老师寻找一个桥梁,让孩子接受并愿意学习和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2、搜集兵马俑资料,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资料,让学生初步对兵马俑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激情。 3、通过《千人千面》段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离生活遥远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4、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为了使学生对兵马俑写实艺术风格理解,通过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并以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 5、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及外国友人的评价,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人像的及人物头像的千人千面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学生并尝试用泥塑的方法制作一个兵马俑的头像。 教学方法:欣赏、引导、示范、设问 学法:体验式、合作式、探究式、等 评价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用具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陶泥等。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一、 初步欣赏, 整体感知秦俑魅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寻找美 童眼初感知 同学们,民间说法,随便在关中找块地,一撅头下去,就能挖出个宝贝,同学们想不想今天在课堂上也试一试?你们挖出来什么了?谁能知道兵马俑在西安什么地方吗?你们谁去过?你知道秦俑是为谁建造的?他有什么作为呀?(老师见同学们课下搜集了兵马俑的资料,现在分享给你的伙伴们吧。) 学生在老师准备好沙土现场进行考古发掘。 秦俑头、秦俑、秦俑图片等。 临潼 千古一帝秦始皇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政治上:统一六国 文化上:统一文字 本课的学习通过谈话解决“什么是俑?”引出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陶制的,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培养学 师:这位皇帝真了不起呀。正是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钱币。 请小组代表来说。 生的爱国情操。通过互相交流兵马俑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验感受———发现美 童眼看发现 1、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