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8801

九年级第十二、十三课 法律的尊严 我们的议案 复习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998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第十二,十三,律的,尊严,我们
  • cover
第12课、第13课复习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学情分析】: ???对于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及基本要求缺乏全面、深刻地了解;法律意识、民主监督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相对淡薄。由于初中生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法律意识、民主监督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相对淡薄。要加强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必须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加强对本部分知识整体掌握与感知。 【复习目标】: 情感目标: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本单元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正确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 【知识网络】: 【考点聚焦】: 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③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3.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各自地位 ①有法可依———前提 ②有法必依———中心环节 ③执法必严———关键 ④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2)关系: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了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治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可靠保证。 4.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素养?(或如何争做合格法治公民?) ①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④树立法治观念,掌握法律武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法律,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同违反法律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行为作斗争。 5.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怎样?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6.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积极行使监督权是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的表现。 7.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由人大代表向人大提交议案。 ②给主管部门及负责人写信,拨打联系电话,或当面反映情况。 ③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 8、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从根本上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 9、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来自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真题解析】: 例题1、(2011年济南市)目前,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共有300多万人,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