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990184

第15课 春天的色彩(教案) 美术一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30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5课,春天,色彩,教案,美术,一年级
  • cover
春天的色彩 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的色彩特征和关系。 2、能够了解和感受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提高学生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3、从色彩特性寻找春天的主要色彩,运用抽象色彩练习的形式体会色彩,特别是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色彩知识并不陌生,知识面已有所拓展,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与分析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从色彩特性寻找春天的主要色彩。 教学难点: 运用色彩造型为主表现春天,表达自己的感受,完善自己的创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阶段 师:(1)提问: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生:是一个春意盎然、花红柳绿、花香鸟语、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师:(2)通过上节可的学习,谁能说说春天有什么颜色?在春天里最常见的是什么色彩 ? 生:草绿色、绿色、淡绿色、黄色、淡黄色、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等颜色。 帮助学生回忆春天的主要色彩———绿色。 教师版书:春天的色彩 二、新课导入阶段 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钢琴曲欣赏一组有关于春的摄影图片,带着问题思考: 师:1、表现什么季节? 生:表现的是春季。 师:2、画面有什么色彩? 生:绿色、红色、黄色、紫色等。 师:3、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看到这些景物? 生:有光的条件下才能看见。 师小结:有光才有色,无光便无色。 例如: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清任何颜色。 三、学习新知识 师:如果让我们通过运用色彩描绘画面,又是如何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1、理解光与色的关系 欣赏一组图片,思考问题: A、师:不同的光线可使同一事物呈现不同颜色吗? 生:同样的景物早、中、晚的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B、师: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所呈现的色彩会有不同吗? 生:同样的静物在自然光、日光灯、电灯下所呈现的颜色就不同。 2、色彩的三要素 在客观世界众多的色彩变化中,都有三个性质表现在里面,这三个性质是色相、明度、纯度,它们就是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也就是色彩的名称,每种色彩样貌的即是色彩的色相。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蓝、紫这些不同特征的色彩,人们给这些可以相互区别的色定出名称,当我们称呼到其中某一色的名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色彩印象,这就是色相。 让学生在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 (2)明度———即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名都差别。 让学生按色相的深浅顺序排列,并把它们画在图纸上。 (3)纯度———即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彩度、饱和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则色彩的纯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 师可示范纯度的渐变。 了解了色彩三要素还不算了解色彩,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其他基础知识 3、三原色 A、原色—又称为第一色,或称为基色,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 B、三原色———红、黄、蓝是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4、间色 A、间色: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间色和原色之间相混调配。 B、三间色:如果由红、黄、蓝三原色中的某两种原色相互混合得的橙、绿、紫三种颜色,称三间色。 5、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