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99633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644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三节,生态系统,稳定性
  • cover
课件25张PPT。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更不会灭绝。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能力。 3.在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 时,它可以通过 调节,克服 的影响, 维持 的状态。 4.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外来干扰因素超过 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5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因素有两类:一是 , 例 如 。二是 ,例如 。 6人类毁林开荒,对森林 ,草原上 ,都会 造成 ,水土 ,导致生态系统失去 。 7.———最后一段画完1.1906年以前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态? 2.1925年以后森林中的数量为什么不断减少? 3.整个凯巴森林生态系统在30多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1906年凯巴森林通过自身生物数量的变化可以维持森 林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由于没有天敌,黑尾鹿数量剧增,但由于食物有限, 致使一些鹿被饿死 凯巴森林在30年中的变化是由于人类不正确的干预, 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稳定状态。一、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既有出生也有死亡,既有迁入也有迁出;阳光、温度、水分等无机环境因素也在不断地改变。 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但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生态系统来说,系统中的各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就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迁入,迁出及其它变化使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我们就把: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二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 兔 鹰思考:当条件适宜,草木茂盛时,由于有了充足的食 物,老鼠和兔的数量急剧增加,想一想,鼠和兔的数量 会无限的增加? 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由于生态系统调整本身各成分的数量,克服了系统内部的变化及外界的干扰,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哪个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强? 兔 鹰草 兔 狐1.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途径越多,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哪个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强? 森林 & 农田讨 论例如:甲地与乙地面积相等,甲地有100中昆虫,乙地有五种 昆虫,二者相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大于 。 甲地 乙地讨论:这个水域在环境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 不能,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三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哪些因素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 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 洪水、台风海啸、沙尘暴等。 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破坏因素:沙 化 的 草 原沙 尘 暴森 林 砍 伐洪水淹没的农田水 环 境 污 染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维持地球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植 树 造 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干扰因素超过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会失去它的稳定性。 因此,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规律,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只是相对的。 2.生态系统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而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全球范围内使生态系统偏离稳态,我们要保护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的 和 相对平衡。2.一个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标志是——— 。数量 所占比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