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陶艺--泥土的味道———陶鱼的制作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陶艺的基本造型特点和其独特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掌握陶艺中制陶的不同表现方法,培养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制作泥制品的泥条、泥板、手捏、拉坯、模具灌浆等各种技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技法来制作“陶鱼”作品,并启发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加以装饰。学生在亲身经历了对水、土的认识后,他们在揉泥的同时,用自己的丰富想象力,拓展创造性思维,去表现心中的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通过本课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天地,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体会装饰变化所带来的审美趣味,在艺术的海洋中去体现自身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用泥来制作艺术作品有着很浓的兴趣。《泥土的味道》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泥制器的发展历史和陶艺的一些制作方法,本课为第二课时。在经过第一课时的制作方法,如手捏、泥板、泥条等制作方法的讲解后,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陶艺知识和制作技法,来完成一件陶制的艺术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基本掌握陶艺中制陶的不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出具有个性的陶艺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装饰。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一、 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活动2【导入】二、 复习并导入新课 (一)复习泥制品的知识(填空题) 1、中国的民间泥玩具以区域划分河北玉田、天津泥人张、陕西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无锡惠山泥人等等。 2、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 3、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 4、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陶器 烧制温度:800-1200摄氏度 泥料:黏土、砂土 硬度:低、有吸水性 2)瓷器 烧制温度:1200摄氏度以上 泥料:瓷土、高岭土 硬度:高、密实不透水 (二)、复习陶艺的制作技法(提问复习) 手捏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拼接法、拉坯法、模具灌浆技法等等。 设计目的:通过复习巩固前一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导入新课《泥土的味道———陶鱼的制作》 活动3【活动】(一)、鱼的结构的讲解 播放音乐《采莲曲》,听音乐感受鱼在水中的欢悦,感受鱼的灵动性。 教师提出问题:“鱼的结构是什么?” 教师分析,学生回答: 鱼的三个组成部分:头、身体、鱼鳍。 头包括鱼嘴与鱼眼、鱼鳃等等。 鱼鳍包括:胸鳍、腹鳍、背鳍、尾鳍。 全身披有鱼鳞。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鱼的结构,为等一会制作“陶鱼”打下基础。 活动4【活动】教师示范陶鱼的制作技法 利用泥板拼接法和手捏技法简单快速地分出鱼的三个部分,并提示学生做完大的造型就应该对细节进行装饰。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做鱼的一种方法,但在教授时强调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创意。不固定、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并在最后提醒学生作品外形做完后,应该对其细节进行装饰。 活动5【练习】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尝试用陶土来制作“陶鱼”,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的制作提出要求: 1、由2个学生合作完成,运用陶艺中手捏、泥条、泥板等各种技法来进行制作。 2、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完成本次创作。 3、作品需要空心,符合烧制的要求。 学生一边制作,教师在一旁提醒制作时的要点并辅导学生。 设计目的:学生在制作时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在这时对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一边鼓励学生,一边帮助学生完成创作。 活动6【活动】学生作品点评 点评个别学生的作品,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点评完成。 设计目的:评价时以正面评价为主,学生体验从陶泥到陶泥艺术品过程中的丰富创造力和美学价值。通过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与缺点。 活动7【测试】教师提出问题 1、为什么粘泥块的时候要用泥浆粘?泥浆指的是泥水吗?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