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144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7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
  • cover
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了解学情 1、请9名同学分段读全文 2、你对这篇课文都有哪些了解。 二、激趣 本文是科普类的说明文。像课本插图上的科学家一样,我们也把课文放在放大镜下做一次认真研究。 三、请同学们看课后第3题,本文是按什么向我们介绍克隆的。也就是说先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要想很快地理出文章的写作顺序,你认为用什么读书方法为好?(朗读、逐字逐句默读、浏览)对,要浏览,要一目十行,一目一段地来说。还要瞻前顾后,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地看。 1、学生独立学习。 2、同伴交流学习 3、共同理出文章脉络。 克隆现象 什么叫克隆 首例克隆羊 克隆技术 造福于人类 诱人的前景 四、研究段落中的标志性句子 每个段落里作者为我们提供哪些重点句子帮助我们这么快就理出了文章的头绪? 第1自然段: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点题) 第2自然段: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下定义) 第3自然段、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总起) 第4自然段、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总结概括) 第5自然段、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过渡) 第6自然段、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总起) 作者在每段的开关或结尾都用一句话来做概括或总起或过渡。这样写的好处是———一目了然,眉目清楚。这就是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 五、那么什么叫克隆呢?我们来研究第几段? 2 1、哪位同学愿意把第二段读给大家听。 2、原来克隆也叫———无性繁殖。出示英语clone 3、为了讲清楚无性繁殖这么一个平常人很陌生的词语,作者之前还讲了———有性繁殖。齐读第一句话。 哈哈,好复杂啊,又是雄性、雌性,又是生殖细胞,又是结合、繁殖,一连几个你弄懂了吗?谁来说说看? 其实作者比你聪明,“换句话说”———看看作者是多么体贴小读者啊,先介绍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性繁殖,再讲这个科学新名词。 4、繁殖和繁衍 六、孙悟空用毫毛变出来的小猴子只有爸爸,没有妈妈,所以他们真是克隆出来的。可是毫毛真能变成猴子吗?当然是神话。那为什么作者用孙悟空来做开头呢? 吸引你们啊! 七、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题目中的关键词———神奇 1、克隆现象神奇之处在哪儿呢?(3、4自然段) 这两段中介绍了哪些植物和低等生物呢? 马铃薯 柳树 仙人掌 细菌 请你来扮演其中一个生物体,用自我介绍的方式来说说他们的神奇吧 A马铃薯同学。你知道你是谁吗?山药蛋。请你教我们大家写写“薯”字。说说你是怎么克隆的?(取一土豆演示)你这本事是哪个科学家教会你的?———先天———这叫克隆现象。 B柳树同学。把这句话讲给同学们听:有意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阴 C仙人掌同学 D细菌同学。听说你的克隆方式很特别,讲讲吧。你是好人还是坏蛋? 凡此种种:所有这些种种 真是神奇,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克隆技术的神奇(6、7、8段) A多利。老师来扮演这只神奇的羊。我要感谢科学家 a、卓有成效 我要向大家隆重推出“卓”这个字 b、哪位科学家告诉我,我的名字怎么来的? c、是不是低级生物的克隆现象给了科学家启发,才有了克隆技术这项轰动全球的发明。感谢马铃薯、仙人掌、细菌! B 快速浏览第7、8段 你觉得最奇妙的是哪些内容? 齐读“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制造”“ 装配”有趣的比喻 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耳朵。 八、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九、总结一下这节课。你自己的表现,你的收获(语文的和科学的)。 板书设计: 克隆现象 什么叫克隆 首例克隆羊 克隆技术 造福于人类 诱人的前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