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特的梦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造型 表现”“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融为一体的学习内容。在梦境中,一切都有可能。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实现不了的,都会出现在梦中。这一课就尝试用绘画的形式来定格梦境中的场景,以此来感受梦中的各类奇特的形状和事物。 二、学情分析 梦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可能有的孩子未曾做过梦。梦境可能每天晚上都会光临,但早上睁开眼睛时,又往往记不得昨晚梦见了什么,模糊不清,捉摸不定,这就是梦奇特的地方。“画梦”对低段学生提出了概括、変形、夸张的要求,不追求写实,而是形似。这也正是梦境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夏加尔和米罗。欣赏夏加尔和米罗的作品,能在大师 作品中感受到梦境的奇特和色彩的张力。 2.能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和点线面基础绘画元素表达梦境,会合理安排画面,能大胆地搭配色彩。 3.体会梦境的奇幻和模糊不清的感觉,培养学生会想象敢于创造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夸张的方式和绚丽的色彩捕捉梦境,表现出奇特的梦。 难点:能贴切地表达梦境的感受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素描纸、炫彩棒、色彩笔 2.学具:素描纸、炫彩棒、色彩笔、勾线笔 七、教学过程 导入 (一)做梦说梦 1.教师活动:让孩子们听着音乐做一个“白日梦”的游戏。 2.学生活动:说一说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做过的梦吗?” 3.学生活动:回忆并且分享自己曾经做过的有趣而又印象深刻的梦。 揭示课题 (二)、赏梦 1.教师活动:欣赏夏加尔和达利的作品,重点介绍和欣赏夏加尔和米罗的色彩。 提问:“在夏加尔作品中,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他的梦呢?” 2.学生活动:回答:“……”。 3.变形小练笔 (三)画梦 1.教师活动:一边讲述做过的梦,边示范画梦中出现的内容。 2.教师活动:展示教师快速画下的梦中图形,展示绘画的过程。 3.教师总结“梦是天马行空的,模期不清的,因此画的形状是变形的、夸张的。色彩斑斓。 课堂创作 (四)体验创作(预计用时15分钟) 1.教师活动:提出作业要求 构图 色彩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五)评梦总结 教师活动:提问:“说一说你对谁的梦最感兴趣,请他来把他的梦分享给大家。 2.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奇特的梦 3.教师活动:教师、学生点评,并对学生作品提出建议。 (六)拓展 除了我们人类会做梦,动物、植物也会做梦!希望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去研究探索一下动植物的梦会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帮它们把它们的梦画下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最后,老师希望今天这节课能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有所收获有所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涯里和生活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