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27213

2021-2022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 16《洛阳诗韵》说课稿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13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1-2022,第四,洛阳诗韵,单元,下册,学年
  • cover
《洛阳诗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意图、地位、作用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本单元的要求是理清文章思路。本文是职业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在本单元前两课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和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已对文章的纵向思路和横向思路有所阐释,所以应在此基础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进一步领会文章的思路及作者写作意图,为学生在作文中做到思路清晰打下基础。 《洛阳诗韵》是我国现代女作家,现浙江省作协主席叶文玲写的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怀着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现这个九朝古都“特殊的况味”,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多侧面叙写的表现手法。 (2)理清文章内部先因后果的逻辑关系。 (3)理解作者对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挚爱之情。 (4)欣赏本文充满文情画意的语言。 2、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3、能力目标: 鉴于职业中学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应该根据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加强作文思路的练笔,做到思路清晰、明确。 三、本课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正确掌握横向思路的特点。 2、难点在于通过作者笔下洛阳的诗情画意,理解作者对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挚爱之情。 (二)教学设想 一、教学本文的教学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念的认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二、说教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展示洛阳的“诗韵”,激发学生兴趣及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 2、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学生已对文章思路有一定了解,通过研读课文,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此教法设计意图:体现教师 “ 主导作用” “启发点拨” ,“导”之有序) 三、说学法 学生已对文章思路有了初步了解,本课结构清晰,可以运用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抓住关健词语,把握文章思路。 (此学法设计意图: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达到“学会怎样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领略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从文体、内容 、思路、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几方面比较《提醒幸福》《我的空中楼阁》《洛阳诗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指导学生练笔。 2、指导学生练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1、作者作品简介:叶文玲,现代女作家,现任浙江省作协主席。《洛阳诗韵》是她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2、洛阳简介(课件展示) 3、展示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课时展示) 二、复习旧知识 横向思路:指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例:《我的空中楼阁》 纵向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例:《提醒幸福》。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1、标出自然段序号,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 2、本文属于哪种思路? 3、确定思路的根据是什么? 教师点拔:文章的思路往往可以从文章题目、或文章中起标识作用的词语确定。 四、师生研讨确定本文思路(利用课件展示) 五、重点词、句理解 一、第一部分 1、“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连笔尖儿都带了几分醉意”。 问题(1)为什么用”最忆”一词? (2)“情思悠悠”中的“悠悠”二字说明了什么? (3)“连笔尖儿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找出第一部分的两个比喻句 3、如何理解这个九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