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与变化 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形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重 复的形式美感。 2、 能力目标:通过训练,掌握重复的构成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抽象观念,培养学生的创 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绘制能力。 3、情感和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在平凡的图形重复变化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热爱生活的教育。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二方连续,对图案设计和基本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其产生的美感有了一 定的感受,为本课的教学开展提供了保障。 教学重点 : 1、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 2、培养学生的创造 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重复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创新 教学过程: 1、我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重复与变化两部分,本课时学习重复。 2、课前让学生收集重复资料。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激情引趣 1、播放动画,展示鱼复制图像。 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案,想一想叫什么 2、由二方连续继续拓展,展示重复图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活动 2【讲授】引趣求知 1.认识重复: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重复资料。初步了解重复。 2.感受重复美:引发学生联想,展示图片,感受重复美。 学生讨论,谈谈感受。 3、教师小结:整齐、有秩序、节奏感(板书) 活动 3【活动】探究方法 1、分析重复的表现方法: (1)小组讨论:认识基本形、排列骨式。 出示图例,说说基本形与排列骨式。(解决教学重点) (2)分析排列方式: 问:相 同基本形,相同骨式,重复图案相同吗 (解决教学难点) 请学生上展台演示排列方式。 2、教师小结: 表现方法 (1)设计基本形 (2)设计排列骨式 (3)设计排列方式 活动 4【练习】探究表现 小组合作完成创作:两人一组,一人设计基本形,一人设计排列骨式合作完成创作。 提示学 生:基本形与骨式要大小相符。 1、鼓励学生用绘画、粘贴等多种形式。(提示学生基本形可一起剪)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活动 【测试】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3、鼓励有创新的作品。 活动 6【作业】教学拓展 1、继续学习平面构成的其他知识。 2、收集重复与变化资料。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