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075700

专题5第二单元胺和酰胺——课后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4676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第二,单元,酰胺,课后,训练
  • cover
专题5第二单元胺和酰胺 一、选择题(共16题) 1.2002年瑞典科学家发现,某些高温油炸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H2=CH—CO—NH2(丙烯酰胺)。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 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③只有4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⑤能与盐酸反应;⑥能与NaOH溶液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茶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茶叶中含有少量的咖啡因(结构简式如图)。关于咖啡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B.能溶于水 C.具有弱碱性,能与酸反应 D.一定条件下,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指出,氯喹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氯喹和羟基氯喹的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对这两种化合物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均可以与盐酸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 B.分别取两种化合物,加入NaOH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加入AgNO3溶液,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两化合物中均含有氯原子 C.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后,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数均发生了改变 D.羟基氯喹比氯喹的水溶性更好,在人体胃肠道吸收更快 4.200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歌剧院人质时,使用的气体中可能有芬太奴,芬太奴的结构简式为,它是一种医疗上速效强力镇痛药。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9H23N2O B.芬太奴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芬太奴显碱性 D.芬太奴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2020年8月19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指出,氯喹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氯喹和羟基氯喹的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对这两种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26N3Cl,羟基氯喹的化学式为C18H26N3OCl B.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后,两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数相等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再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氯喹或羟基氯喹中含有氯原子 D.为增大溶解度,易于被人体吸收,经常把氯喹或羟基氯喹与硫酸、盐酸或磷酸制成盐类 6.维生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内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C.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分子内有4种官能团 7.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类似苯酚和甲醛的反应得到线型脲醛树脂,再通过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片段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链延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线型结构的过程发生了缩聚反应 B.网状脲醛树脂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发生降解 C.线型脲醛树脂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D.线型脲醛树脂能通过甲醛交联形成网状结构 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最多有12个原子共平面 B.分子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2个 C.分子可以在NaOH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 mol NaOH反应 9.实验室合成乙酰苯胺的路线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完成后,碱洗和水洗可除去混合酸 B.若反应②中加入过量酸,则苯胺产率降低 C.乙酰苯胺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长时间加热可发生水解反应 D.上述合成路线中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 10.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含1个手性碳原子 C.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钠盐有2种 11.2020年6月26日是第三十三个国际禁毒日,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冰毒,新型毒品的一种,又名甲基安非他明,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纯品很像冰糖,形似冰,故俗称冰毒。甲基苯丙胺是制作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