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88429

人美版(2019)《主题一 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课件(46页)

日期:2025-02-20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7519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美,2019,主题一 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课件,46页
  • cover
(课件网) 时代之镜 ———中国现代美术 交流与传承———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时代与变革———为人生而艺术 初心与使命———时代的美术担当 目 录 交流与传承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 ●中国美术在中西交流中有哪些新的拓展 ●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传统绘画是如何发展的 ●艺术家们在中西融合方面做过哪些探索 ●你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绘画门类吗 中国美术在中西交流中有哪些新的拓展 中外美术交流有很长的历史。自明朝中期始,多批传教士来华,将西方文化如地图、标本和多彩的插图等介绍到中国,同时也将西洋画法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究竟有哪些新的拓展? 任伯年:是“海派”中最为突出,艺术成就最受瞩目的画家之一。 《赵德昌夫妇像 》是任伯年45岁时为外祖赵德昌夫妇所画肖像,正是其肖像画风格最为成熟时期。 右上署款:外祖德昌赵公既祖妣魏太孺人之像。在这幅画中,他融精妙的肖像技法和简练的人物勾勒于一体,重点突出人物。 《赵德昌夫妇像 》纸本设色 任伯年 神态:注意面部明暗体积关系的刻画,主要部位仍以线概括,只在五官结构转折处,稍加干笔皴擦或淡墨烘染,增加了画面厚重感,以典型的“钉头鼠尾”描法展现其内外折转的衣纹,为了使整体画面统一,在人物衣纹线条下方辅之以淡墨皴染,使之笔法协调一致,并用干墨皴擦和湿墨罩染的方式表现出皮毛之装。画面地毯的纹饰是云鹤图案,寓意“云鹤仙境”,意为长寿、祥瑞。 《十骏图之一》 郎世宁 思考: 这两幅作品,作者都是清代画家,画的仙鹤为什么会出现迥异的表现风格?结合时代背景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松鹤延年 》(局部)虚谷 《鸟类画谱》(局部) 张为邦 《沉思》滑田友 《婆婆与孙子》唐一禾 《绿樽》庞薰琹 《冯钢百肖像》李铁夫 《婆婆与孙子》 《冯钢百肖像》 《沉思》 《绿樽》 作品特征 艺术风格 作品感受 思考并填写下表: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学东渐风气更盛。陈独秀和吕澂喊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许多中国青年跨出国门,开始了海外学艺的历程。他们中绝大多数学成归国,开始在中国参与美术教育,传播西方美术的观念、方法和艺术形式,使西方美术,特别是写实主义的油画、雕塑以及版画在中国广泛传播,使得外来的美术门类在现代中国快速发展。 李铁夫、李叔同、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常书鸿、刘开渠、唐一禾等早期出国留学学成归国的艺术家,为推动中国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传统绘画是如何发展的 “五四运动”前后,在引进西方美术的观念与方法的同时,也掀起了反思、批判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绘画的思潮。但是,许多传统画家并没有妄自菲薄地忽略传统,而是在深入研究、传承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借古开今,继续推动中国画的发展。 齐白石:祖籍安徽宿州砀山,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齐白石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急的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 《蛙声十里出山泉》后来收入《齐白石全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