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55107

第七课 新的实验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4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82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七,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湖南美术-出卷网-《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7课 课题 《新的实验》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本课中现当代艺术所带来的新鲜感能够较好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较大,但对现当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解上容易产生困惑,对现当代艺术作品深层次的美学态度与思维方式有不解,需要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确定 学生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 学生了解艺术家进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实验。 学生初步掌握现当代艺术的鉴赏方法,树立辩证的看待现当代艺术实验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艺术家进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实验;初步掌握现当代艺术的鉴赏方法;能够认识到现当代艺术实验的价值,并能够对这一领域的作品主动展开审美判断。 学习难点:如何提升学生对现当代艺术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对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文化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艺术家表达的观念;如何消除学生对现当代艺术的误解。 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教学教师活动1 教师展示一个视频,并提问:视频里的作品属于绘画还是雕塑?大家觉得这些作品属于什么类别?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属于雕塑,但是它们与传统雕塑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它们被称为“活动雕塑”。如果让你制作一个活动雕塑,你会制作成什么形象?如何让它动起来?学生活动1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活动意图说明:在导入环节,学生如果不能立即思考或回答问题, 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进行图像识读,观察作品特征,给出初步回答;教师指导学生从雕塑的体量感等方面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对比;最后,教师总结活动情况,点出“新的实验”的主题。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会发现不容易对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引入正课埋下伏笔。环节二:研究教材教师活动2 教师播放,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中期以来绘画领域的重大变革,从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和材料变化等方面,通过比较式鉴赏,理解现代绘画。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与交流”。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介绍培根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品内涵。 教师指导学生对存在争议的评论进行讨论。学生活动2 学生研究教材,学习思考,派代表展示讨论。 学生思考,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与教师的介绍进行比较,看自己的理解与培根的创作意图有何差异。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对现当代艺术作品的文化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艺术家表达的观念,消除对现当代艺术的误解。 环节三:展开教学教师活动3 教师展示“学习任务二--现当代雕塑、建筑”等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传统的艺术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2、我能接受现当代艺术吗?接受的原因是什么?不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3、现当代艺术的创新都有价值吗?是全部有价值,还是只是部分有价值? 4、如何评判现当代艺术创新的价值? 5、视觉艺术可以表达观念吗? 6、视觉艺术可以采取什么方式表达观念? 学生活动3 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现当代艺术实验的价值,理解艺术家表达的观念。 环节四:深化教学教师活动4 教师播放“学习任务三--新材料新媒体艺术”相关。 教师播放“学习任务四--中国现代艺术实验”相关。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针对“现代实验性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对本课作品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3 学生欣赏并感知作品。 学生欣赏并感知作品。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学生活动3活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