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098869

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制作智能杯垫》——传感器的应用(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40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应用,传感器,制作智能杯垫,综合,教版,信息技术
  • cover
综合应用 《制作智能杯垫》———传感器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程内容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制作智能杯垫的项目式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画思维导图———确定杯垫智能———制作杯垫外形———实现智能———完善智能”这一系列学习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人工智能,感悟新技术,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据了解,在进入新技术学习之前,五年级的同学基本没有编程基础,因此要在课前进行基本知识的铺垫;另一方面,本节课是智能杯垫项目的第4课时,教师要在前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手册”完成学习任务,并制作出杯垫外形。 本节课所使用的Labplus软件,它在Scratch软件积木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硬件产品控制模块。结合小学生乐于尝试、勤于动手的年龄特征,我将乐动模块引入课堂,为本课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环境(硬件设备:乐动模块软件:Labplus),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算法、操作实践,制作完成一个智能杯垫,并将所学知识拓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正确连接输入、输出、编程等模块,并将模块与电脑连接,能启用传感器和执行部件; 2、能说出传感器和执行部件的工作过程; 3、会使用“如果……那么……否则……”语句编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微课探究实践,提高自学能力; 2、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3、采用多元评价,促进综合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2、会用程序表达思想,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培养关心家人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如果……那么……否则……”编程语句。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兴趣激励法 问题引导法 演示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等 学法:问题探讨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任务实践法、演示体验法等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媒体作用 及分析 (一) 方案分享,揭示主题 16秒———2分28秒 明确本节课目标,培养关心家人的意识。 1、观看视频,回忆要完成的项目———为家人设计“智能杯垫”; 2、出示课题———《制作智能杯垫》; 3、4人小组上台分享杯垫智能方案; 4、明确本课目标———实现杯垫的智能。 “虚拟视频”从生活出发提出问题,为项目学习创设情境。 (二) 改进方案,选择设备 2分28秒 ——— 10分 确定智能方案,会正确连接输入、输出、编程等模块,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师生互动,认识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了解智能家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小组活动一:选择模块,完成连接 1)小组合作,在“学习手册”中确定智能方案及输入、输出模块; 2)再次分享最新确定的智能方案,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并拖拽完成模块的连接,巩固模块的正确连接方法; 3)小组代表到“模块超市”选出需要的输入、输出模块,并完成输入、输出模块及编程模块的连接; 4)展示连接好的模块,交流互动,解决出现的问题。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现输入输出模块,增强交互性; “学习手册”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 在“课件”中拖拽,模拟模块连接方法,降低出错率; 培养创新思维 (三) 编写程序,实现互联 10分01秒 ——— 22分56秒 会使用“如果……那么……否则……”语句编程; 借助微课和学习手册探究实践,提高自学能力。 举例帮助理解什么是程序; 引导学生理解编程语句“如果...那么...否则”,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示范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拖拽出需要的模块并进行连接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指令框的外形,帮助学生梳理遇到问题后的求助途径,为后续的合作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4、小组活动二: 测试程序,实现智能控制 小组借助“微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