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472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8.少年爱因斯坦)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67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少年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七年级下册优化题型训练(8.少年爱因斯坦) 优化题型训练 知识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涓涓细流(juān) 娟秀 捐献(juān) B.陪伴(péi) 培养 赔款(bèi) C.怡然自得(yì) 遗笑大方 饴糖(yí) D.闲遐(xiá) 暇不掩瑜(xiá) 答案:A导解:B项“赔”应读péi;C项“遗”应为“贻”;D项“遐”应为“暇”,“暇不掩瑜”中的“暇”应为“瑕”。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A.涓涓细流 轻举忘动 附声附和 B.不解之缘 幅员辽阔 大放异采 C.怡然自得 面面相觑 望文生意 D.肃然起敬 同舟共济 留连忘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21世纪教育网 B C D 答案:A“忘”改为“妄”;B“采”改为“彩”;C“意”改为“义”;D“留”改为“流”。 3.爱因斯坦是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有用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E=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答案:物质的能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导解:这是一道多学科交叉题。本题要求准确表述物理公式,在讲清要素之间关系的同时,注意在句子中不能出现字母。答题时,不要拘泥于课本上的定义,从语言表达的角度阐明内容即可。 阅读理解欣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①尽管如此,这个小孩子对音乐的早慧却使他的母亲大为吃惊。 ②他的母亲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懂文学,爱音乐,会弹钢琴。每当闲暇的时候,她便习惯地坐在钢琴前,弹起心爱的名曲。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泻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她本人也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 ③有一次,她忽然觉得背后好像有人,回头一看,是儿子阿尔伯特。只见他歪着头,闪着聪明的眼睛,在那儿认真地听呢。从那变化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显然被其中的音乐形象陶醉了。难道他理解了吗 ④母亲停住了手,把阿尔伯特拉住,抱起来亲吻。 ⑤“我的小宝贝,你听懂了吗 瞧你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教授似的,你怎么不说话呀……” ⑥此时,阿尔伯特才三岁,究竞听懂没有,无从知道,但他对音乐的早慧却是真的。六岁,他便要求拉小提琴,家里没有办法,只好给他请来小提琴教师。 ⑦音乐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在大学时代和后来从事研究工作之余,他多次参加演出,并担任第一小提琴手。 ⑧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 ⑨他四五岁时,有一次病了,父亲给他一个袖珍罗盘玩,这个小玩艺可把他迷住了。他爱不释手,把盘子转过来调过去,可那根针仍然指北。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 那根针为什么总朝北 那里面是什么在牵着 他想问父亲,可说不出来,只是惊奇。在他那小小的心灵中,已经感到,这里面一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 4.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 5.请你说说文章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_____ _____ 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年爱因斯坦有哪些发展方向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_____ _____ 7.你从爱因斯坦身上学到了什么 请写出爱因斯坦的—句名言。 _____21世纪教育网 _____ 答案:4.引起下文,引出下文对爱因斯坦音乐早慧的叙述。 5.从本部分对玩罗盘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超出众人的才能,是不寻常的。 6.可能成为音乐家,从他对音乐的早慧可以看出;最终成为科学家,从他善于思考可以看出。 7.我们可以学习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