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5153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用计算器计算 沪教版

日期:2025-10-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788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计算器
  • cover
课 题 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材分析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从三年级起,开始引入计算器。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算、统计,并尝试使用计算器探究计算规律。本单元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对古今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史,感受到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然后对计算器进行介绍。使学生认识计算器,知道计算器各部分的名称、主要按键的功能,能够使用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第二部分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介绍简单计算器的初步使用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这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并使用计算器,对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部分可以划分成两段:第一段是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介绍计算器的初步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计算器的初步使用。并感受到计算器这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第二段安排了一个小探究,利用计算器对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并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常用功能键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2.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发现的过程,培养合理使用计算器的意识,提升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计算器的便捷,激发数学阅读和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感知数学的有趣。 教学重点 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地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学习单、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引入 1.你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小结:它是一种计算工具,每台计算器都有液晶显示器和按键。2.计算器上的按键有哪些功能? ON/C 开关键/清除键:①接通电源②在计算下一个题目的时候,要按清除键。CE 修正键:修正错误的数字 Off 关闭键:只要按OFF,就可以关闭电源;如果没有OFF,若一定时间内没有按任何键,会自动关闭电源。M+ 累加键:表示连加的时候可以用,跟+是不一样的。M- 累减键:表示连减的时候可以用,跟—是不一样的。小结:有些功能键我们现在还没有用到,以后我们会慢慢去认识它们。 (1)自学课本P53(2)集体交流:按键的名称和功能 学习习惯:认真观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学习兴趣:能主动思考,积极回答 教学意图:让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计算器使用的场合等,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通过让学生介绍,教师再适当补充,重点向学生介绍常用的运算符号键、数字键、开关/清除键、修正键的使用方法。 二、探究 1.出示情境: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科技馆参观游玩,同时他们在询问工作人员后,对“一周内进科技馆人数”做了一个小调查。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关键的数学信息? 上午进馆的人数、下午进馆的人数和一天的总人数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所以这张表格我们用加减法来计算。(2)计算比赛规则(自己批改):看谁算得又快又对①做的最快的3名小朋友可以交给老师批改哦!如果全对,可以得到;如果做错,不能得到。②其余小朋友做完之后,要仔细检查!如果全对,可以得到。如果做错,不能得到。2. 出示情境:午餐时间,小胖来到科技馆餐厅,在用完午餐后又和小伙伴们一起了解了“科技馆餐厅内食物的销售情况”。 1.观察表格,分析数量关系。2.借助计算器,完成表格。3.交流 学习习惯:主动交流,表述完整。学习兴趣:能理解竖式计算的算法,主动探究问题。学业成果: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意图: 通过两组竞赛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而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