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57057

小学四年级拓展练习数学第1讲:加乘原理(教师版+学生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6518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加乘,学生,教师,原理,四年级
    第一讲 加乘原理 加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共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N=m1+m2+m3+…+mn种不同方法。 运用加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类,不重不漏。要求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合理分类也是运用加法原理解决问题的难点,不同的问题,分类的标准往往不同,需要积累一定的解题经验。 乘法原理:完成一件工作共需N个步骤:完成第一个步骤有m1种方法,完成第二个步骤有m2种方法,…,完成第N个步骤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工作共有m1×m2×…×mn种方法。 运用乘法原理计数,关键在于合理分步。完成这件工作的N个步骤,各个步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工作,必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工作;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工作的方法也不同。 这两个基本原理是排列和组合的基础,教学时要先通过生活中浅显的实例,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搭配问题等,帮助孩子理解两个原理,再让孩子学习运用原理解决问题。 运用两个原理解决的都是比较复杂的计数问题,在解题时要细心、耐心、有条理地分析问题。计数时要注意区分是分类问题还是分步问题,正确运用两个原理。灵活机动地分层重复使用或综合运用两个原理,可以巧妙解决很多复杂的计数问题。小学阶段只学习两个原理的简单应用。 一:两种原理的基础内容的记忆和计算的方法。 二:两种计数原理的区分和综合应用。 【题目】:1 用1角、2角和5角的三种人民币(每种的张数没有限制)组成1元钱,有多少种方法? 【解析】: 运用加法原理,把组成方法分成三大类: ①只取一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3种方法:10张1角;5张2角;2张5角。 ②取两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5种方法:1张5角和5张1角;一张2角和8张1角;2张2角和6张1角;3张2角和4张1角;4张2角和2张1角。 ③取三种人民币组成1元,有2种方法: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5角、2张2角和1张1角的。 【题目】:2 各数位的数字之和是24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解析】: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最大只能是9,24可分拆为:24=9+9+7; 24=9+8+7;24=8+8+8。运用加法原理,把组成的三位数分为三大类: ①由9、9、8三个数字可组成3个三位数:998、989、899; ②由9、8、7三个数字可组成6个三位数:987、978、897、879、798、789; ③由8、8、8三个数字可组成1个三位数:888。 所以组成三位数共有:3+6+1=10(个)。 所以共有组成方法:3+5+2=10(种)。 【题目】:3 有一批长度分别为1,2,3,4,5,6,7和8厘米的细木条若干,从中选取适当的3根木条作为三条边可以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 【解析】: 围三角形的依据:三根木条能围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要满足这个条件,需要且只需要两条较短边的和大于最长边就可以了。 这道题的计数比较复杂,需要分层重复运用加法原理。 根据三角形三边长度情况,我们先把围成的三角形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围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条,至少有两根木条等长(包括三根等长的)。 由题目条件,围成的等腰三角形腰长可以为1、2、3、4、5、6、7、8厘米,根据三角形腰长,第一大类又可以分为8小类,三边长依次是: ①腰长为1的三角形1个:1、1、1。 ②腰长为2的三角形3个:2、2、1;2、2、2;2、2、3。 ③腰长为3的三角形5个:3、3、1;3、3、2;3、3、3;3、3、4;3、3、5。 ④腰长为4的三角形7个:4、4、1;4、4、2;……4、4、7。 ⑤腰长为5的三角形8个:5、5、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