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187770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4.1 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156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答案,精练,知识点,成分,土壤,8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精练 Ⅰ.聚焦考点 Ⅱ.知识点精炼 ⅰ.土壤的成分 ⅱ.土壤的形成 1.土壤的组成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 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绝大多数植物的根需要固定在土壤中,通过吸收土壤里的各种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一方面,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另一方面,植物是土壤有机物积累的重要来源。土壤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陆生动物都以土壤为立足点,它们在土壤上行走、活动和觅食。常见的土壤动物有原生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作用最大的是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它们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和活动性强等特点,在土壤的物质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能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 ① 固体: 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 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但毁灭土壤却是瞬间的) 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剧变、海浪等 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 一、土壤的成分 1.(2021八下·仙居期末)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小麦生长需要(  ) A.水 B.空气 C.有机物 D.无机盐 2.(2021八下·长兴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要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3.(2021八下·新昌期末)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是为了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B.C.D. 4.(2021八下·上城期末)如图为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后,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白色固体物质。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洒 B.只用乙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土壤有机物的含量 C.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 D.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5.(2021八下·乐清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B.C.D. 6.(2020八下·上虞期末)小科很喜欢做研究,对于小红带回的一块“红土”和一块“黑土”很好奇,“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7.将一定量灼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将滤液放人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砂粒 D.腐殖质 8.蚯蚓在土壤中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