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189013

湘科版五年级下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77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科版,五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科版五年级(下)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 ;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 。 2.小孔成像成的是 的像。 3.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称为 。 4.18世纪末,人们开始进行电光源的研究。最初,是从 开始的。 5.1962年,人们研制出 (LED),LED灯更加节能。 6. 是指从海中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 7.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 。 8.将红光、蓝光、绿光混合在一起会形成 ;将红光与绿光混合在一起会形成 。 9.做光的色散实验,如果没有棱镜,用 和 也可以做。 10.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 的。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月亮会发光,所以月亮是光源。 ( ) 2.白炽灯和荧光相比,荧光灯更节能。 ( ) 3.手影游戏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 4.平面镜的安装角度和弯管与直管连接方向不会影响潜望镜的观测效果。 ( ) 5.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写字,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 6.我们看到的彩虹是太阳光被分解后形成的。 ( ) 7.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调合成的。 ( ) 8.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深人研究了光的色散现象。( ) 9.不同的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颜色。( ) 10.黑夜里,打开手电筒并指向前面,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三组物体中,全部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A.火柴 月亮 B.萤火虫 彩虹 C.点燃的蜡烛 太阳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3.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列三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4.人工制造彩虹的实验告诉我们,( )。 A.彩虹是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而形成的 B.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发出七色光形成的 C.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的 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晶莹的露珠 B. 雨后的彩虹 C. 阳光下的影子 6.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蜡烛、电灯属于人造光源 C.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 7.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8.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B.各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C.红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 9.1907年,人们采用拉制的( )作为灯丝。 A.铁丝 B.钨丝 C.铜丝 10.健康码是疫情期间用来展示健康状态的二维码,小明妈妈的健康码是绿码,下列关于绿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部分能吸收所有色光 B.白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C.绿色部分只反射绿光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5分) 下列现象的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连一连。 水中月 光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 潜望镜 光的反射 小孔成像 发光的月亮 五、实验探究题(共23分) 1.为了探究光的传播路径的特点,小林做了下面的实验。请你观察图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图1 图2 (1)如图1所示,三张硬卡纸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从第3张硬卡纸小孔所在方向 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选填“能”或“不能”) (2)如图2所示,将第2张硬卡纸稍稍向右移动,再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第1张硬卡纸的小孔,从第3张硬卡纸小孔所在的方向 看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