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名 少年闰土 学科 语文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重点) 2.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重点)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难点) 三、学习者分析 本班有学生43人,其中女生19人,男生24人,总体情况来看,语文学习优秀者约20%,良好者约35%,及格者约30%,不及格者约15%。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基本上与语文成绩成正比。女生的理解、归纳、表达的能力相对男生稍弱些。本班有几位男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回答问题积极,学习效率也很高。绝大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还比较模糊,学习上没什么方法;在学习习惯上,还需要花功夫来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背诵第1自然段。 2.抓住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课前准备 :PPT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环节1: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少年闰土》这一课。(板书:少年闰土) 本文选自鲁迅的哪部作品?《故乡》的体裁是什么?小说以刻画什么为中心的?(板书:人物形象)本文刻画了谁? 学生回答,参与讨论。 复习小说的基本要素,自然过渡,导入新授。 环节2: 识闰土 1.提问:写一个人我们一般从哪些方面去描写?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2.出示课本插图,请问他是谁?为什么? 3.这段外貌描写好在哪儿呢?闰土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健康、天真、活泼) 1.讨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 2.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第4自然段) 3.讨论回答。 抓住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环节3: 品闰土 快速浏览:闰土是“我”童年生活中最好的伙伴,他给“我”讲述过哪些有趣的事呢?(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鱼) 出示课件:①雪地捕鸟。 师:这段文字着重描写了闰土的什么?主要有哪些动作?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哪些鸟成了闰土的俘虏?你会怎样夸赞身边的闰土?(板书:聪明能干) 3.出示课件:②海边抬贝。 师:你为什么想和闰土去海边拾贝呀? (板书:天真烂漫) 出示课件:③看瓜刺猹。 你会觉得闰土是一位怎样的少年?(板书:机智勇敢) 课件出示:第一段。这段文字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4.出示课件:④沙地看鱼。 (板书:见多识广) 说说最想去体验哪种经历。 分组想象体验和交流。 3.分角色读读这段文字。 4.背诵第一段。 5.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透过事件,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环节4: 赞闰土 1.了解了少年闰土的童年趣事后,同学们有什么话想对闰土说呢?请你赞赞闰土。 2.那么,鲁迅是怎样称赞闰土的呢? 3.短暂的相处使“我”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你从最后一段文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赞闰土,概括闰土的特点。 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最后一段,体会感情。 概括人物特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本文所表达情感。 环节5: 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故乡》的片段 2.现实的情形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 3.为什么时隔三十年,当“我”再次见到日思夜想的儿时伙伴时,却有了这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自己走入《故乡》去寻找答案吧。老师期待着与同学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想象一下,如果这对儿时的伙伴再次相遇,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阅读《故乡》选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