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02891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5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427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5月,语文
  • cover
基础知识专题 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虎年央视春晚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刷爆朋友图,10亿网友直呼惊艳。它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将绘画与舞蹈( )的审美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者以绚烂之姿,( )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只此青绿》备受瞩目的原因,_____。宋人并重理想与现实,特别是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为后世所追慕。既有以苏轼、李清照等为代表的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学作品,又有礼学、茶道、书法、绘画等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带给我们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灵感。而《只此青绿》对《千里江山图》创造性地转化,则为我们呈现了“宋朝之美”的全新打开方式。 相比以往传统文化题材剧目( )的局面,近年来国风类的剧目广泛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孔子》《杜甫》《诗经·采薇》等多部舞剧、话剧、音乐剧,演出场次不断增加,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样式回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传统文化剧目成功圆粉,促进中华文化“活”起来、“富”起来、“流”起来,为文化自信灌注生气,使其拥有底气、熠熠生辉。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殊途同归 勾勒 阳春白雪 B.异曲同工 勾勒 曲高和寡 C.异曲同工 描绘 阳春白雪 D.殊途同归 描绘 曲高和寡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 B.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 C.是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推动.宋代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D.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香山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叹命运悲苦,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B.孔子,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了《诗》《书》《礼》《易》《御》《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C.《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民歌,雅为祭祀乐歌,颂指宫廷正乐。 D.“求木之长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奏议”,内容多为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 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调查(二)语文试题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阅读经典必须明其读法。否则( ),弃取失当,就会入宝山而空回,对古典中国依然( )。而若是目迷五色,郢书燕说,就会自以为了解古典中国,却走不出当代中国的困境。首读《庄子》,就一举接上了轴心时代的磅礴元气,完成了中国人的精神灌顶。次读《史记》,就能理顺始皇以前的中国与始皇以后的中国,既血肉相关又形质相异的逻辑关系,知其源流,明其得失。再读《三国演义》,就能破译后轴心时代的庙堂专制的文化基因,找到“天下分合”的历史渊源。_____。最后读《红楼梦》,就能洞察在庙堂因腐败而控制力渐弱,江湖被( )而创造力枯槁之后,古典中国的完成形态必定由糜烂臻于贫乏,经衰竭直至终结。 (选自张志远《古典中国的五部经典》,有删改)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买椟还珠 隔阂 碾压 B.买臣覆水 隔膜 挤压 C.买椟还珠 隔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