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机器人巡逻》教学设计 章节: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教学对象:九年级 -出卷网-:浙江教育-出卷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控制模块库”中的“多次循环”模块来设计程序,初步学会仿真环境中的场景编辑。 技能目标: 熟练使用“直行”、“转向”、“启动电机”、“延时等待”等模块 学会使用“循环体”的程序思维来设计程序 初步学会并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模式(顺序、循环、分支) 学会利用仿真环境对场景进行简单编辑 情感目标: 本单元内容根据调查,有近80%左右的在小学六年级已经学过,在学会并能正确运用“直行”、“转向”、“启动电机”、“延时等待”等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初步能理解并掌握利用循环体的程序思想来设计并简化程序,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和进取性强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还应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在“设计—呈现—修改”模式下高速有序地运作,能设计出满意的作品,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多次循环”模块来设计程序 难点:循环体内容的界定和设计 三.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运行机器人“爬楼梯”的程序(直行和转向的多次重复使用) 问:如果让机器人继续往上爬,爬到100层,程序要做怎样的修改? 设计意图:继续进行直行和转向的多次重复使用,可行但程序太长出现机械性的重复模块,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控制模块库中的多次循环模块的使用)。 新课新授 任务一:启用场景编辑,美化仿真环境。 学生活动:参阅教材操作流程,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参照教材完成场景的布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个人的喜好能设计出不同的场景环境。 任务二:打开例程,试用循环。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打开机器人“爬楼梯”的例程,用循环的方式来实现爬楼梯。 设计意图:引入“控制模块库”的使用,并对“多次循环”、“永远循环”、“条件循环”、“条件判断”的使用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能理解“循环体”的概念。 任务三:自主设计,各显神通。 学生活动:使用循环模块来设计让机器人走完“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这二个图形。 设计意图:走正方形还是走正三角形都要考虑到前进和转向模块的有机组合,其中左转或右转90度学生都已有经验,但在走正三角形时转向角度是120度(顺时针走)或30度(逆时针走)而非60度,这就要求学生考虑问题要慎密。 任务四:适当提升,加大难度。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或协作完成交通信号灯中显示出来的“方8”图形,要求机器人走过的路线不能重复,而且显示出来的轨迹要求是正放的而不是倒放或斜放的。 设计意图:要让机器人一次性走完方8图形,而走的路线又不能重复的,显然只用一个循环不能完成,即程序设计时可以出现多个循环,另外,要求学生在设计时事先要考虑好机器人巡逻的路线。 任务五:激发潜力,创意无限(选做) 学生活动: 开动你的大脑,看看你能不能让机器人走出120救护车的图徽。 在正三角形的基础上,转向60度后再走一个正三角形,这样循环6次看看机器人能不能画出一个“网状正六边形”呢?(循环嵌套) 设计意图:源自生活,让学习联系生活,让学习服务于生活,其实生活有许多这样的规则图形,能通过循环结构来设计。目的是让有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增加难度系数,实施分层教学。 四.作品上交及评价 学生活动: 程序按照要求进行重命名保存,利用ftp进行上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点评代表作品。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运行他人的程序来反思自己在设计时的欠缺和思维差异。 五.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归纳本课所学知识点 学生活动:学生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