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3356

[中考十二年]2001-2012年江苏12市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17专题)专题14: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128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中考,问题,变换,三大,几何
  • cover
2001-2012年江苏12市中考数学选择填空解答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14:几何三大变换问题之旋转 江苏泰州锦元数学工作室 编辑 一、选择题 1. (江苏省苏州市2003年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BAC=90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1)AE=CF;(2)△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4)EF=AP。 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A、B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利用旋转的思想观察全等三角形,寻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题中的结论逐一判断: (1)∵∠APE、∠CPF都是∠APF的余角,∴∠APE=∠CPF。 ∵AB=AC,∠BAC=90°,P是BC中点,∴AP=CP。 又∵AB=AC ,AP=BP,∴∠EAP=∠B=∠C。∴△APE≌△CPF(ASA)。 ∴AE=CF。∴(1)正确。 (2)∵由(1)△APE≌△CPF,∴PE=PF。 又∵∠EPF=∠EAP+∠APF=∠FPC+∠APF=∠APC=900。 ∴△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正确。 (3)同(1)可证△APF≌△BPE,又由(1)△APE≌△CPF, ∴。∴(3)正确。 (4)∵EF不一定是中位线,∴EF不一定等于BC。 又∵AP=BC,∴EF=AP不一定成立。∴(4)错误。 综上所述,始终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C。 2. (江苏省无锡市2006年3分)探索规律:根据下图中箭头指向的规律,从2004到2005再到2006,箭头的方向是【 】 【答案】A。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观察图形可知箭头的方向每4次重复一遍,∵除尽,∴2004所在的位置与图中的4所在的位置相同。因此从2004到2005再到2006的箭头方向为: 故选A。 3. (2012江苏南通3分)如图,在△ABC中,∠ACB=90o,∠B=30o,AC=1,AC在直线l上.将△ABC 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2;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 可得到点P2,此时AP2=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 =3+;…,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到得到点P2012为止,则AP2012=【 】 A.2011+671 B.2012+671 C.2013+671 D.2014+671 【答案】B。 【考点】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类),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寻找规律,发现将Rt△ABC绕点A,P1,P2,···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次, APi(i=1,2,3,···) 的长度依次增加2, ,1,且三次一循环,按此规律即可求解: ∵Rt△ABC中,∠ACB=90°,∠B=30°,AC=1,∴AB=2,BC=。 根据旋转的性质,将Rt△ABC绕点A,P1,P2,···顺时针旋转,每旋转一次, APi(i=1,2,3,···) 的长度依次增加2, ,1,且三次一循环。 ∵2012÷3==670…2, ∴AP2012=670(3+ )+2+ =2012+671 。故选B。 二、填空题 1. (2004年江苏连云港3分)某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它能根据指令要求进行行走和旋转.某一指令规定:机器人先向前行走1米,然后左转45°,若机器人反复执行这一指令,则从出发到第一次回到原处,机器人共走了 ▲ 米. 【答案】8。 【考点】多边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题意,机器人转了一周形成一个正多边形,这个多边形的外角为45°,边长为1米, ∴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性质,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5°=8。 ∴机器人共走了8×1=8米。 2. (2011年江苏淮安3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CB=30°,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5°后得到△AB1C1,B1C1交AC于点D,如果AD=,则△ABC的周长等于 ▲ . 【答案】。 【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0°和45°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