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4501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八音之乐选听 小放驴 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4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八音
  • cover
课题:《小放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型:选听欣赏课 课时:1节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八音之乐是中国民间器乐形式的统称。是民族、地域、时代的额产物,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的结晶。《小放驴》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演奏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放驴情景,乐曲由起承转合和再转、再合的6个乐句组成。全曲以鼓和铙轻快的节奏陪衬旋律,增添了乐曲的欢乐气氛。 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的学生为东北地区的学生,在地域上同属中国的北方,所以在欣赏中能够结合本地区的秧歌和二人转等东北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来学习。但是,虽然地域差异体现的并不明显,但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民间音乐形式还不是很了解,学生平时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流行音乐。使学生在聆听民间音乐时,并不能真正仔细、认真的聆听,对于这样的音乐并没有更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欣赏《小放驴》,感受河北民间音乐“吹打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了解“吹打乐”的乐器构成。 2、 通过欣赏《小放驴》体会“管子”在乐曲中的作用,并体会一领一合呼应成句的乐曲特点。 3、 通过对乐曲《小放驴》的音乐表现,提升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兴趣。对民间音乐的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欣赏河北民间音乐《小放驴》,了解“吹打乐”。 教学难点:“管子”特色乐器的音色听辨及“吹打乐”乐器音色的听辨。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播放《小放驴》音乐设问:你听到了什么? 生:聆听并思考和回答问题(堂鼓、唢呐等) 师:导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北民间音乐《小放驴》。” 【设计意图:初听感受音乐,并能听辨几种民族乐器。为“吹打乐”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 1、 完整聆听《小放驴》 师:设问“请同学们思考这首音乐作品给你带来怎样的音乐情绪?对比你听过的音乐有哪些不同?” 生:聆听并思考、回答问题(情绪是热烈的、振奋的、激烈的等,由一件乐器带领。其他乐器附和。) 【设计意图:强调音乐聆听的完整性,使学生建立完整的音乐欣赏,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同时,体会民间音乐的艺术形式“吹打乐”,为更好的了解“吹打乐”做好铺垫。】 师:领奏的是什么乐器?合奏的又是什么乐器? 生:领奏———管子 合奏———唢呐、笙、堂鼓等 师:这些乐器属于哪种演奏方式? 生: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 2、 出示课件“吹打乐”、管子介绍 师:介绍“吹打乐”及领奏乐器“管子” 【设计意图:了解并熟悉河北民间音乐艺术形式“吹打乐”及特色乐器“管子”。】 3、 分段欣赏 师:聆听第一段音乐,看看所表达的是什么? 生:聆听并思考回答问题。 师:聆听第二段音乐,又是在表达什么?同第一段音乐有何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与第一段音乐在速度上变慢了,力度上变弱了。 师:聆听第三段音乐,是在表达什么?和第二段音乐有何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速度变得更快,力度更有力。 师:追问“为什么会变快和变强?” 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意图:在聆听不同乐段的同时,感受音乐要素在速度和力度上的变化对音乐情绪及音乐表达所产生的哪些变化。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更多的去关注音乐本身的音乐要素对音乐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能力。】 师:如果让你来表现音乐,你想用哪一段音乐?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生:1、分组讨论 2、分组展示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印象。同时,参与音乐活动也能更好的额理解音乐,在准备表现、分组讨论中能更好的理解音乐索要表达的音乐情绪。在活动中感受音乐。】 三、 音乐拓展欣赏非常了得节目中河北昌黎地秧歌 师:过渡语。。。。。让我们一起看看河北昌黎人是如何表现热烈情绪的音乐。 生:观看并感受。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