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热传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热传导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热传导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实验结果。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导另一个物体,并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中热是怎样传递的,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在固体中传递。 【器材准备】 蜡、圆形铁片、铁盘、火柴、铁架台、盛有热水玻璃杯、塑料杯、纸杯、金属杯、酒精灯、塑料棒、铜丝、铁丝、竹筷、热传导的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 出示课题:杯子变热了 2. 活动准备 (教师出示一杯装有热水的杯子,让学生摸一摸杯子的外壁。) 师: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到:杯子为什么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手上的?等等) 师:大家想不想研究这些问题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杯子变热了(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 (1)讨论探究方案。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这些材料,你们小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探究方案。) (2) 学讨论后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生:我们小组设计了给铜棒加热,观察热的传递是怎样传递的。我们打算利用热传导实验装置,用凡士林把火柴棒粘到铜棒上,然后给铜棒一头加热,观察火柴棒会怎么样。 师:给铜棒加热时,可以使用酒精灯。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酒精灯,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师: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凡士林不要太多,每次要匀一点。 生:使用酒精灯时要按要求点燃酒精灯。 …… (3)进行探究实验。 师:请各小组按照既定方案,各显神通,验证猜想,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以免烫伤。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交流实验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观察、记录,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 师生小结:热是沿着物体传递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 活动三:生活中有哪些热传导现象? (播放视频资料: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如锅、勺等。) 学生交流这些用品的材料,并根据固体中热传递的特点,讨论、阐述其中的道理。 三、拓展活动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热传导的快慢?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传热快,哪些地方需要传热慢?你想不想亲自来调查一下?课下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并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再来展示交流,好吗?(将研究活动拓展到课后。) 四、板书设计: 杯子变热了 温度高 传向 温度低 热传导 传热快 金属 热的良导体 传热慢 非金属 热的不良导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