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257401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528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仁爱,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质量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分两课时学习,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本课题是继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认识化学变化中物质质的变化的基础上,又从量的角度对化学变化的客观规律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教材从提出问题入手,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自己建构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然后通过实践应用来加强学生对定律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基石。它是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理论基础。因此本课题的学习质量,将对本单元以及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面 ⑴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和方法方面 ⑴ 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体会化学探究的方法。 ⑵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⑶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研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⑵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⑶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方案设计;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形成的原因。 教学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激发矛盾再探究巩固应用知识小结 创设问题情景【教师】猜一猜:下列两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1、一位检察官,肩挑两个盘。 办事极公平,从不偏心眼。 打一化学仪器 2、学而时习之 打一化学反应条件(常温)[温故知新]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2、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用化学式写出水电解的反应表达式,并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讲解】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为例,反应时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先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每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再结合生成1个水分子。那么,请大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改变呢?原子的质量是否改变呢?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教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变了,你认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是否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呢? 提出问题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提出假设(1)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2)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3)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制定实验方案组织评价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引导评价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评价)方案设计好怀对实验影响很大,选择一些固液反应、液液反应的方案有利于我们称量。实验探究选定两种方案进行实验(教师演示)方案一:白磷燃烧 (展示)改进的两套装置介绍装置原理 (讨论)锥形瓶底部为什么要铺一层细纱?指导分组实验,作好记录,引导分析。交流共享引导小组交流现象,分析结论归纳结论m(总反应物) =m(总生成物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引导)学生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