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60831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5章 第三节 免疫教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5章,三节
  • cover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免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得高资料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肤、黏膜等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条防线的构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图,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教学时应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数学。如学生准备预防接种卡;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及视频资料等。 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 授课时间:2018年5月29日下午第三节课 授课地点:录课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病原体,为何我们仍能健康的生活 2、 疫苗是什么 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病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从而提出免疫的概念,导入新课。 二、人体的三道防线 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教师:1、指导学生阅读P97资料 2、提出问题:资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1、阅读资料 2、讨论: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病菌会很快死亡? 3、学生观看,描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分析、体会皮肤的免疫作用。 2、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设疑问:通过资料,我们知道皮肤虽然具有免疫能力,但还是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又是什么在与病原体战斗呢? (1)、知道学生阅读P97资料, 展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动画。 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和讲解身体中吞噬细胞的分布。 学生描述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作用。并解释皮肤破坏后的红肿、化脓现象。 (2)、展示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学生描述溶菌酶的杀菌过程。 3、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设疑问: (1)、引导学生阅读P98资料。 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病毒的侵袭呢? 教师播放抗体和抗原作用的动画。并讲解和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学生观看、理解。 教师运用各种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抗体和抗原的关系和功能。(如:抗日战争,日本人侵略中国,激发了我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奋起抗争,许多农民变成了战士,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取得了抗日的胜利,胜利后,战士们的战斗能力并没有消失,如果日本人胆敢再来侵犯,我们的战士一定能再次打败侵略者。) 学生分析比喻,将比喻的内容类比抗体、抗原的关系,理解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4、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讲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差异,并导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学生比较俩者的产生和功能。并填写表格。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体外异物都反应。 对一种异物有反应。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的 作用 弱 强 三、免疫的功能 设疑问: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免疫能力使我们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使我们受益,但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民发现它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还有哪些功能呢? 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展示他们收集的免疫资料。归纳总结免疫的三大功能,及免疫的概念。 四、计划免疫 设疑问:我们从小到大接种过很多的疫苗,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传染病呢? 学生:展示他们的预防接种证和免疫接种卡。 提问:疫苗的成分是什么?什么是计划免疫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阅读,并分析回答。 计划免疫对提高人体的健康的意义,人的寿命的延长与计划免疫的关系,以及国家对计划免疫的重视。 五、课堂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