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64600

【人教八下期末复习备考精准练】专题12: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1220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问题,行程,应用,实际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一、单选题 1.如图OB、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有以下说法:①乙让甲先跑12米;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 8秒钟内,甲在乙后面;④ 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可以得出:乙比甲先跑了12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8秒钟时甲乙相遇,可判断两人的位置关系. 【详解】解:由图象知OA=12,即乙比甲先跑了12米,故①错误; 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64-12)÷8=6.5米/秒,即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故②正确; 8秒时甲乙相遇,8秒钟内,甲在乙后面,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故③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序号为:②③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运用,需结合图形解答.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函数图象中提取有用信息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端午节三天假期的某一天,小明全家上午8时自驾小汽车从家里出发,到某著名旅游景点游玩.该小汽车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景点离小明家180千米 B.小明到家的时间为17点 C.返程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 D.10点至14点,汽车匀速行驶 【答案】D 【解析】t=0时,S的值就是两地间的距离;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返回时直线的解析式,判断即可,S不变,表示的休息或停止状态. 【详解】当t=0时,S=180, ∴景点离小明家180千米,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10点至14点,汽车停止运动, 故D错误,符合题意; 设返回的解析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解析式为y=-60x+1020, ∴返程的速度为60千米每小时,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y=0时,-60x=1020, 解得x=17,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图像,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正确读取函数图像信息,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3.、B两地相距320千米,甲、乙两车从地出发前往B地,甲车比乙车早小时出发,但比乙车晚小时到达B地,乙车出发一段时间后接到紧急通知需尽早到达B地,司机立即提速前往.甲车和乙车提速前后均保持匀速行驶,两车行驶路程(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车的行驶速度为 B.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离B地还有 C.甲车行驶过程中有4个时刻与乙车相距 D.乙车提速之后的速度为 【答案】D 【解析】观察图象A、B两地市之间的距离为320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可求出甲的速度,即可判断A;由图象所给数据可求得乙到达B地时,甲已经行驶3.5小时,可求出甲还距B地的路程,可判断B;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甲乙相遇前与相遇后,相距20km的情况,即可判断C;由图象可知提速后,乙车行驶的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240km,可判断D,据此解答. 【详解】解:A.由图象可知,A、B两地市之间的距离为320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4小时,可求得甲的行驶速度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甲车比乙车晚小时到达B地,可知,乙车到达地时,甲已经行驶了3.5小时,甲车离B地还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甲车行驶小时,此时距离乙车,在乙车出发追上甲车后,乙车超越甲车,当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落后乙车20km,当乙车到达B地时,甲车超越乙车往B地,距离乙车20km,即甲车行驶过程中有4个时刻与乙车相距,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知,乙车提速后用时4-1.5-0.5=2(小时),路程为320-80=240(千米) 乙车提速之后的速度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