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78788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4.3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3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流的,格式,教案,作用,阻碍
  • cover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 【仪器材料】电源,灯泡,电流表、铜丝、铁丝、铅笔芯,橡皮,纯净水,干木条,陶瓷等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 2.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实验研究,了解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哪些因素有关。 (2)围绕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组织学生讨论改变电阻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与技术联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新课引入 师:变压器上为什么要套几个啤酒瓶呢?我们学习了这节内容就知道了师:引入新课: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学生、讨论、交流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提出问题:大家是否想研究一些物体的导电性呢,现在我们就按照屏幕上的电路图改装电路,组成一个:“导电性检测器” 师生讨论得出: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对电流阻碍小)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对电流阻碍大)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看见过哪些导体、绝缘体呢? 教师出示电工工具(电线、钳子、螺丝刀等),学生指出哪部分是导体和绝缘体。 师:指导学生观察导电性顺序表,学生找出此表规律。 学生明确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后,引导学生得出电阻的概念,指出电阻电路符号;电阻单位欧姆,符号为Ω,还有千欧、兆欧。 1.学生讨论,如图连接成导电性检测器,接入身边的物体,将物体分类准备回答问题。 2.验证身边的物品(细铁丝、硬币、铅笔芯、橡皮、塑料尺、木片、油、纯净水等)。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并逐一记录到学案中。 3.学生能够区分身边这些物体究竟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学生观察顺序表,明确: (1)从上到下,绝缘能力越来越强。从下到上,导电能力越来越强。 (2)用铜做导线比铁导电性好。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 学生举例。 学生观察并回答,由此得出: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三、实验探究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刚才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呢? 学生回顾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了解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时受到阻碍作用(类似“水管———石头”模型) 提出问题:利用水流在水管中的流动类比让学生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结合学生放学回家的人流阻碍大小跟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得出:可能与物体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提示: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先让学生根据材料(三根导体分别为a:长20厘米,横截面积0.3平方毫米的铅笔芯;b:长20厘米,横截面积0.3平方毫米的铁丝;c长10厘米,横截面积0.3平方毫米的铅笔芯:d长20厘米,和横截面积1.2平方毫米的铅笔芯)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 师生共同得出:1、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有关2、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3、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总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导体电阻大小不仅跟材料有关,还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学生回顾: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学生根据走路经验得出人流阻碍大小跟路的种类;路的长短;路的宽窄有关从而猜想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种类;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经历如何改变接入电路中铅笔芯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学生分小组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其中一个影响因素的关系让小组学生代表分别展示出探究每个因素的方法和结果 实验1:接入a、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