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增强合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例题卡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学习新知识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在家做家务吗?都做过哪些家务? 非常好!同学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明家今天要来客人了,妈妈让他帮忙烧水和擦桌子,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 先烧水,再擦桌子。这名同学用了先……再……看来他是一个做事情讲究顺序的孩子(板书顺序),对呀!做事情是应该讲究顺序。那么其他同学,你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安排这两件事吗? 预设:a、烧水的同时可以擦桌子,你为什么这样安排?(节省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可以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去做。(板书同时) 小结:那么,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排好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就会节省时间。 小明也是像同学们这样做的,快速的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我先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做家务”的教学情境,先让生自由说说是怎样安排的,让学生在寻找最优化方案过程中,既掌握了解决问题最合理的时间安排,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很自然的与今天所要学习的新课题联系起来,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1、不一会,李阿姨就来到小明家做客了,我们一起看看小明家的情况。课件出示教材104页的主题图,出于礼貌,妈妈让小明帮忙给李阿姨沏茶。 2、根据你平时对沏茶的了解,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烧水、洗水壶、洗水杯、接水、找茶叶、沏茶--多媒体出示图片 3、小明要做这么多事情,你能帮他设计一个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的方案吗?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方案,按照以下要求合作设计,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思考怎样安排比较合理并且省时间 2.把小组交流合作的结果写在八开纸上并算好所用的时间 3.每组做好展示准备 请同学们自读合作要求 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出一份合理又省时的沏茶方案,比比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③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同时做 一件一件做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案: 1 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 共11分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1分钟 ↓( 同 时 ) 洗水杯 找茶叶 2分钟 1分钟 2 洗水壶 → 接水→ 烧水→ 洗茶杯→ 找茶叶→沏茶 共14分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能尽快让李阿姨喝上茶? (第一种)这样做李阿姨11分钟就可以喝到茶了。 师: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刚刚是如何帮助小明快速完成沏茶的? 板书:洗水壶 1分钟→ 接水 1分钟→ 烧水 8分钟→ 沏茶1分钟 洗水杯 2分钟 找茶叶 1分钟 1+1+8+1=11(分钟) 生:先排好做事情的顺序,再想同时做,能同时做的要同时做。 请同学们看,老师用画箭头的方法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这种图示称为流程图。 小结: 沏茶这一环节中,要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抓的是烧水这一环节,同时洗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三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做,能同时作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数学中把这种节省时间方法叫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在合理安排时间中选择最优方案就是优化意识。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这一过程,“沏茶” 内容,让学生感知寻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