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290626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 22 《石钟山记》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312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1-2022,石钟山记,PPT,18张,课件,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苏 轼 石钟山记 分析研读第二段(解疑) 一、讲解字词句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余固笑而不信也 4.森然欲搏人 5.微波入焉焉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7.因笑谓迈曰 合作探究 涵淡:水波动荡 赴:赴任,就职 适:到,往 因:于是 固:姑且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 <大石> 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合作探究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二、分析思考 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 实地考察 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两个阶段 嘲讽 自得 白天:寺僧演示――笑 暮夜:夜泊绝壁――笑 3.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什么作用?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 (1)景物有高空的栖鹘,水上有鹳鹤。 (2)静态———大石,动态———栖鹘。 (3)用比喻绘形———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4)直接绘声———栖鹘、磔磔云霄间。 (5)比喻拟声———鹳鹤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 作者实地考察,见此情状、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气氛阴森可怖,探访困难,心动欲还,忽然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却吸引了作者“徐而察之”,反映了他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 这段描写与下一段“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句话照应。 发现“山下曾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终于搞清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⒋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 源 声 音 ⒋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 源 声 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窽坎镗鞳之声 ⒌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小 结 这一段主要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櫆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分析研读第三段(感想) 一、重要词语 1.而臆断其有无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5.自以为得其实 6.盖叹郦元之简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殆:大概 终:总 考:敲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盖:表原因、目的 二、分析思考 1.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不能准确知道山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不能夜泊),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为文);“陋者”(李渤)斧斤考击,自以为得其实,主观臆断,以讹传讹。 最后一句对郦道元既肯定又叹其太简略,对李渤是否定并讥笑其浅陋。表明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