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 1、课标分析 学段目标 应充分注意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噪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做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 2、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 3、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 4、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结的音乐,能够自然流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结的相同与不同。 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2、能够区別齐唱、独奏、齐唱、齐奏。 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2) 表现 演唱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演奏 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识读乐谱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三)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即兴创造 1、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创作实践 1、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纪录声音或音乐。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其他音源,创作1-2小结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 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音乐与姊妹艺术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能够用简单的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2、教材分析 《蝴蝶》这首乐曲是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三课以飞呀飞为主题的欣赏课。这首乐曲选自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钢琴抒情曲集。A大调,优美的快板,快速级进式的旋律流畅、起伏,好像花丛中得彩蝶在翩翩起舞,音乐巧妙地将蝴蝶的形象呈现在听众面前,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同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