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304306

第17课 雕塑之美(教案)- 美术五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0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4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7课,雕塑,之美,教案,美术,五年级
  • cover
雕塑之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于技能 通过对新疆古代草原的石刻艺术中的草原鹿石雕刻、草原石人雕刻;伊犁河谷出土的青铜雕塑;东汉至隋唐,新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像彩塑;吐鲁番阿斯塔纳遗址出土的彩绘泥木俑等作品进行欣赏,并对其艺术成就与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尝试运用欣赏的方法,对新疆古代遗留下来的不同种类的雕塑作品进行赏析,并作出简要评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新疆古代不同种类的雕塑作品的雕刻材质、雕刻形式、艺术特点等,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新疆古代雕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疆古代雕塑艺术在新疆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丰富的艺术表现状貌多方位的展现了当时历史社会的生产、生活、丧葬、宗教、崇拜等。遗留下来的雕塑艺术不胜枚举。学生对于雕塑艺术的欣赏不仅能够认识多种新的造型技巧,还能够感受到伟大艺术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自我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新疆古代雕塑艺术不仅在艺术领域让人叹为观止。它发展历程之久远,呈现方式之多面,遗留财产之丰富,它是新疆古代社会多角度的一个缩影。对它的研究设计到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宗教学以及人种学等多种学科,对它的研究需要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学生在对新疆古代雕塑艺术进行学习的同时,一、能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差异与联系,培养灵活运用其它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二、能够认识美术与社会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三、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体验探究的喜悦与成就感。 学情分析 1、生源来自新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本班学生均来自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学生家乡的周边或多或少的都有新疆古代石刻艺术的遗迹。学生对本讲的美术资源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学生有一定的新疆历史文化知识储备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对新疆古代主要的雕塑艺术成就的认知。 2、教学难点: 能够对新疆古代雕塑不同种类的雕刻艺术进行辨识并进行赏析。 教学过程 . 新疆古代雕塑艺术———草原石人泥塑实践课程,对新疆草原石人进行塑造和雕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草原石人文化的历史气息,还能够从石人雕刻的刀法上寻找到古朴大方的雕刻手段。对新疆草原石人进行泥塑操作课程之前,进行草原石人摄像作品或摹绘作品的展示,并对草原石人文化、草原石人艺术价值、草原石人雕刻方法等方面知识进行讲解,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为接下来的操作课程提供知识与技巧的铺垫。从泥土的选择与塑形环节到石人细节的塑造环节,锻炼和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造型的感知能力,学生在对草原石人整体的形态进行把控的同时需要兼顾草原石人身体各部分中细节的表现,这就锻炼了学生处理整体与局部造型关系的能力。对石人大型体的塑造需要大刀阔斧的对泥材进行切割、摔打、造型,成型后需要进行细节刻画,例如石人脸部五官的塑造、服饰的塑造、身体配饰的塑造等,这都需要学生有极高的耐心与细腻的观察力。为了让学生对新疆草原石人的发掘地以及历史遗迹状貌更好的了解,在课程的操作环节中增加了“营造石人雕塑环境”的这一环节。草原石人多发掘于古代草原民族放牧环境中,这些地域在历史环境中,大多水草丰美,根据这一特性收集芦苇、树叶等道具进行草原石人环境的营造,增加学生对草原石人文化的理解。待泥塑作品晾干对泥塑作品进行底色的上色到彩绘环节,则考察和培养的是学生的色彩能力。不同的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有所差异。例如女孩多喜欢比较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粉色、紫色;而男生则更多喜欢绿色、蓝色等色系。在对泥塑作品进行彩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儿童个体的色彩感知与运用能力。最终的作品展示也作为本课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