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通过膝跳反射等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3)区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 (4)领悟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及反射对人体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反射的概念; 2、反射弧的概念和构成; 3、反射的类型; 教学难点: 反射弧的组成;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核心问题 有位科学家说过: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只是注意到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并深入地研究了下去。。。比如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比如瓦特研究蒸汽顶开锅盖。。。 小游戏:请一位同学绕讲桌走三圈。 教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游戏?老师就是想知道,他们完成指令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撞到讲桌上呢? 那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下面这些的现象呢? 为什么骑车一开始摇摇晃晃,学会后会骑得平稳? 为什么学会的知识,可能下节课就说不上来了? 为什么手碰到烫的东西,来不及思考,手已经缩回了? 为什么有异物飞来会不自觉眨眼睛? 核心问题:这些活动由什么系统调节的?如何调节的呢?有什么意义呢? 二、新授: 环节一 认识反射 过渡语:科学家把这些由神经系统调节完成的活动称为反射。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反射。 1、膝跳反射实验 学生小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归纳特点:刺激:膝盖下的韧带, 反应:小腿突然抬起 补充实例:眨眼反射、缩手反射、排便排尿反射 小结:这些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完成的。由此,初步写出反射的概念图: (外界或内部)刺———反应 (神经系统) 评价练习:它们能完成反射活动吗? 小猫 章鱼 草履虫 细菌 病毒 含羞草 向日葵 通过辨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有反射活动。刺激是反射发生的起因。 环节二 认识反射弧 过渡语:神经系统究竟为反射提供了什么神经结构呢? 以打电话类比:我们知道打电话需要有电话机、电话线及信息传输处理系统。那么,反射活动是否需要一定的“设备”来完成呢?完成反射活动的“设备”,就是反射的结构基———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问题串设计: 1)打电话需要什么设备?反射弧需要几部分组成,各具有什么功能? 2)如何成功打通电话?反射活动如何才能发生?与打电话有什么不同? 3)什么情况下可能打不通电话?何时反射活动无法完成? 4)缩手反射是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烫?为什么?这种反射有什么意义? 问题解决过程:(1) 阅读课本,自主学习。 (2) 小组分析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3)演示缩手反射过程,全班交流分享。 缩手反射演示:1、被牙签扎手。 2、告知“刺”,不真的刺。 3、告知“被刺也要坚持不缩手”。 小结:学生类比打电话的“设备”,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类比打电话的过程,理解反射通过反射弧进行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区别打电话与神经冲动传导的不同,理解神经冲动传导是单向的。演示并分析“先缩手”还是“先感觉到烫”,理解非条件反射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2、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过渡语: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反射与反射弧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提醒学生思考: 1)反射要完成,反射弧一定完整吗? 2)反射弧完整一定发生反射吗? 完成概念图: 小结:(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2)反射要完成反射弧必须完整. (3)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发生反射活动,还需要有刺激。 (4)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评价设计:运用所学知识,据图回答膝跳反射相关问题: 1)说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括哪几部分结构? 2)指图说出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3)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能否使膝跳反射不发生?为什么? 4)如果2或4被切断,反射能否完成?为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