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09971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模块下册 22石钟山记2 教案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35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1-2022,学年,中职,语文语,文版,基础
  • cover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掌握 “适”“固”“绝”“向”识”“殆”“鼓”“鸣”等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 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 3.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真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初读课文 1.齐读课文,疏通字音字义。 2.筛选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并指出各段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 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品读课文 1.齐读第2段,想想作者“记石钟山夜游”都有哪些见闻?并完成下列表格。 所见 所闻 再读文本,思考本段中作者突出描写的是声音,这些声音是从何而来的?苏轼对此有何感受?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分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水石相搏发声 “心动欲还”“徐而察之”“笑谓迈”。 小结:本文不是一般的游记,而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考察记。 3.通读全文,抓关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理清三个自然段的内在联系。请从文中找出语句加以分析。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 2).古之人不余欺也!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全文结构: 读书质疑———游石钟山察疑———释疑有感 探究精神 通读全文,理解作者阐发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本文体现了苏轼哪些科学精神? 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并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科学精神。 3.受苏轼精神影响,后人对于石钟山命名有何新发现? “丙午春,余过湖口,临湖上下两山,皆若钟形,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缘石以登……” ———明代罗洪先《石钟山记》 “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石钟山》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主要有“主声说”“主形说”“形声说”三种,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科学?怎样看待苏轼的结论? 科学精神一致的。 总结 苏轼《题西林壁》 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习作 《是真的吗》是央视推出的互动求证节目。 节目创办背景:随着微博、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视频分享等传播渠道的发展,信息传播便捷自由,对于公众而言,面对各类传言,真假莫辨,不堪其忧。 请结合材料,从学习生活的体会出发,谈谈你对“大胆质疑,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