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19183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九年级下册 第十九章 第二节 分子热运动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0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二,教案,运动,分子,第十,九章
  • cover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初步了解此研究方法,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经历从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机制,再利用微观模型解释更多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扩散、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节内容比较抽象,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 重点: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策略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二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利用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和固体扩散的视频了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速度,得出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而得出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可以利用实验来说明,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外表现不同。加深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透明玻璃管、酒精、醋、、广口瓶、烧杯、红墨水、水(温度不同)、胶头滴管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展示长喙天蛾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思考天蛾是如何发现花蜜的?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长喙天蛾是根据四溢的花香来寻找花蜜的。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课前在自己身上喷香水,在教室内走一圈,你们能闻到味道吗? 我们是如何闻到各种味道的? 能闻到老师身上的香水味,体会分子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25分钟) 总结巩固(10分钟) 分子热运动 实验1.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前排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 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中不能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在上面。) 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只能发生在气体间吗?能举一些实例吗? 实验3.在一个量筒内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密度大于水,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间明显的界面。 展示10天前、20天前、30天前的溶液。对比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视频动画:煤炭堆放在地面一段时间后,把地里面一小层都弄黑了;长期堆放石灰的墙角,有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金片和铅片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等。 小结:通过前面的实验和视频,可以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4.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