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20063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标点 素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00次 大小:20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小升,语文,知识点,总结,标点
  • cover
小升初期末专项知识点总复习———标点 一、破折号 用法归纳: 1.表注释.解释说明 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话题突转 3.用于标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5.表语言的延长.声音延续。如:“要不--摔跤” 二、分号,是句内停顿符号,与顿号.逗号相比,是句内最大的停顿符号。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什么叫并列分句呢 如果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小句子组合而成,这些小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那么这些小句就叫并列分句。凡是用逗号无法表达清楚句中并列分句关系的,都可以用分号。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句: 1.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细如牛毛,飘飘洒洒。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 洒在树梢,染绿柳芽; 落在田野,滋润庄稼; 降在池塘,唤醒青蛙。 (小学《语文》第四册《春雨》) 2.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小学《语文》第九册《可爱的草塘》) 3.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小学《语文》第九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以上三个例句中都使用了分号。例1从“飘在果林……”到“降在池塘……”是四个并列关系的分句,所以它们之间使用了分号。例2由三个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使用了分号。例3由两个并列的分句组成,中间使用了分号。 以上各个例句中的并列分句,由于句式基本相似,并列关系明显,是很容易判断的。生活中的语言并不都这样整齐规矩,许多时候是不好判断的。例如: 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小学《语文》第九册《鲸》) 5.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小学《语文》第九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三、省略号 用法归纳: 1.表示说话的断续。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 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的省略。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 )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用法(表示说话的断续 ) 四、引号 用法归纳: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1.表示引语 直接引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 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4.表示否定和讽刺 注意: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五、书名号 知识提要:书名号一般用于书名.篇名.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