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八下 第八单元 第1课 珠江三角洲(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举例说出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找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 2.说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重点)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影响。(难点)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与交流 [多媒体情境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展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照片 [教师点拨]: 邓小平同志为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他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才有了今日最具改革开放活力的城市———深圳! [启发式讲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 学生在歌曲中观看“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图片并思考问题、交流感受。 通过伟人邓小平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人文关注!从大局、宏观上去把握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学生通过交流,增强了地理事物的空间感。 衔接与过渡 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国家给予的优惠的政策扶持,利用自身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进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一片热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观察与发现比较与探究比较与归纳 新授:(板书)探究一:开放的前沿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和范围图(1)找出西江、北江、东江,说说珠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成因。 (2)图上5城市中,位于珠江口东侧的a ,① 。位于珠江口西侧的b ,② 。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是 , 。 [启发式讲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其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条件是什么?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相对位置图[教师点拨]: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培养了一种对外开放的文化意识。广东和福建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位置图珠江三角洲位于 以南。从中国温度带图上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属于 带。从中国降水量图上来看:珠江三角洲的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其气候的特点是:夏季 ,冬季 。 [学生探究活动]学生思考、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通过勾画、标注主要河流熟悉珠江三角洲的成因,明白河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意义。通过直观形象的示意图,便于学生记忆。用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思考,用图示法来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通过学生的思考与分析,教师适时的点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综合因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