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方法进一步研究与乘法分配律相关拓展了的规律。 【教学重点】 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用语言叙述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想在一块菜地四周栽树,这是一块长64米,宽26米的长方形菜地,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周长吗?试试看。 电脑出示:长方形的菜地。 师:谁来说一说? 生1:(64+26)×2=100×2=180(米)你是怎样想的? (64+26)求的是什么?再乘2求的是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2:64×2+26×2 =128+52=180(米)你又是怎样想的? 64×2求的是什么?26×2求的是什么? 师:虽然他们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求的都是这个长方形的什么?(周长) 而且结果都是多少米?(180米)。 所以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 也就是说,电脑演示:(62+38)×2=62×2+38×2 师:谁会把这个等式读一遍? 师:这道等式你发现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又什么相同的地方,又什么不同的地方?发现了跟你的同学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讨论) 师:现在请同学相同的地方。(结果相同)(每道式子都由三个数组成) 师:不同的地方。(运算顺序不同) 2.师:现在我们开始准备为这块地四周种树了。如果我们班每人种3棵,有男生( )人,女生( )人,一共要种多少棵? 师:你会列式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先算 与 的和×3. 师:这样做可以吗?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1:(____+____)×3你是怎样想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_____×3+_____×3 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师:求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了两道式子,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道算式的结果会怎么样? (相等) 师:真的相等吗?你用什么办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计算) 师:请男生计算左边的算式,女生计算右边的算式。开始! 师:请男生告诉我左边的算式等于多少棵?(一起说)请女生告诉我右边的算式等于多少棵?(一起说) 师:那么这两道算式相等吗?(相等)既然相等,我们就可以在在两道式子中间画等号。 这样我们又得到一个等式。 (____+____)×3=____×3+_____×3. 师:谁再来把这个等式读一遍? 师: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这道等式也是由三个数组成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等式,等号左边的算式和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结果相同都有三个数)(不同:运算顺序不相) 二、教学例题 过渡: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王阿姨准备买一些衣服作为节日礼物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请看图片。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会用不同的方法列式吗?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在本子上列算式,并解答。 生1:我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然后求一共付多少元? (65+45)×5=110×5=550(元) 生2:我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了多少元?然后求一共付多少元? 65×5+45×5=325+225=550(元) 师:我们还是求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得出了两道式子,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道算式的结果会怎么样? 师:现在你会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吗?请1~2组同学计算左边的算式,3~4组同学计算右边的算式。开始! 师:请1~2组同学告诉我左边的算式等于多少元?(一起说)请3~4组同学告诉我右边的算式等于多少元?(一起说) 师:那么这两道算式相等吗?(相等)既然相等,我们就可以在在两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