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4141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多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名校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3465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月,版含,Word,试题,生物,联考
  • cover
光明区多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名校联考 生 物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爆发式锻炼的高强度有氧间歇性运动。它可以快速消耗肌糖原,使肌肉中线粒体的数量和活性增加,以满足运动对能量的需求,从而促进人体的健康和代谢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B.肌糖原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C.活细胞中线粒体可以定向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D.人体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 2. 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能量后,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某实验小组将若干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研磨成粉末,均分放入甲、乙两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发现有荧光出现,待荧光消失后,向甲组试管中加入葡萄糖,乙组试管中加入ATP,发现甲组试管中没有荧光出现,乙组试管中出现了荧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实验证明了萤火虫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不是葡萄糖 B.荧光素形成氧化荧光素的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吸能反应 C.萤火虫尾部发生荧光的过程中存在活跃的化学能到光能的转换 D.在甲组试管中加入荧光素酶后也会出现荧光 3. 《科技日报》报道,喝酸奶会把益生菌喝到肚子里,这些益生菌其实就是“活体生物药”,主要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利于肠胃蠕动。科学家试图开发“活体生物疗法” 以应对人体的某些胃肠道疾病,但由于许多益生菌对氧极为敏感,使得制造、储存和运送它们变得困难,微生物穿“马甲”可更好治疗胃肠道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肠胃微生物都是需氧型的 B.益生菌中核糖体的合成都与核仁有关 C.益生菌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益生菌均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4.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标记的核糖核苷酸培养干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B.适宜光照条件下,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放射性首先出现在C5中 C.向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高尔基体中的放射性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繁殖两代后带15N标记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5. 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中,类囊体薄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囊体薄膜上有四种色素,是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场所 B.类囊体薄膜上合成的ATP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类囊体薄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D.类囊体薄膜上氧气的产生速率是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6. 为研究光对莴苣种子发芽的影响,科学家利用红光和红外光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统计发芽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方法 发芽情况 组1 无光照 不发芽 组2 红光 发芽 组3 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组4 红光→红外光→红光 发芽 组5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不发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1为对照组,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照 B.光作为物理信息,还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C.红光促进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抑制莴苣种子发芽 D.本实验中需给各组种子均提供不同的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