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纸中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标准中提到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一要求而设计的。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内容以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切入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美,而且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应用剪纸装点生活,提高的生活情趣。 二、设计思路: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美术,地域广泛,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能美化生活,还在通过教学开发学生的文化心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初中阶段,教材中相关内容却较少,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只在九年级安排了一课时内容,这点内容远远达不到剪纸教学需要。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地域优秀文化来充实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美术课的课堂效率。在教学设计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从剪纸是什么、有什么用、学习的意义,怎么学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置难易适中,选择的内容适合全体学生,许多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预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应用于7-9年级学段,也可联系地域剪纸文化,开发为美术地主美术课程,课型也可以根据学段,设置成不同的课型,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对象有所侧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上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剪纸方面知识的积淀,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学识和心智的变化来组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时的他们绘画造型能力和设计意识逐渐提高,我们进行剪纸教学,学生基本上可以进行单独的纹样设计,但在创新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大胆创新,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在高年级教学,课型可以设计成综合课,侧重欣赏、设计;在低年级进行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及风格,掌握剪纸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了解剪纸的一般构成元素,懂得剪纸设计形成美的基本组合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及审美特征,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方法,能初步设计制作出体现自己格调追求的作品; (2) 通过参与欣赏与设计的过程,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和审美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剪纸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喜爱民间艺术的热情,确立对高雅生活品位的向往,能感知美、创造美,学会自己美化生活充实调节精神世界。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剪刻方法; 难点:学习领悟并会剪简单的剪纸图案。 七、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剪刀、卡纸、彩纸、课件; 学具:剪刀、卡纸、彩纸、胶棒。 八、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 九、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思考: 老师示范剪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欣赏。1、你对剪纸这门艺术了解吗? 2、剪纸有什么作用? 欣赏、讨论 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 讲授新知 1、剪纸简介 介绍剪纸归纳剪纸艺术特点 结合图例分析,归纳 让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的认识。 2.生活中的剪纸 1.生活中剪纸有什么用途?2.常用在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回答。 联系生活,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引发思考。 3.剪纸的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