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347116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2937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 cover
第四单元第七章检测卷 (100分 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目前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A.长年的水旱灾害 B.臭氧层破坏 C.人口过度增长 D.野生动植物死亡 2.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利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在田间就地焚烧,灰分还田,经济无污染 B.可以作为造纸、制作纤维板的原材料 C.铡碎掩入田中,有机物缓慢分解,但仍有不少浪费 D.沼气发酵或饲喂牲畜后再作肥料还田 3.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们应该 A.积极行动起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无能为力,任其发展下去 C.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D.把自己的家装扮好,外面怎么样无所谓 4.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臭氧层破坏、含铅废气、酸雨 5.在新西兰斯蒂芬岛,由于看守人带来一只猫,导致该岛上一特有的物种灭绝了,该岛特有的物种灭绝的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C.环境污染 D.外来物种的入侵 6.实验室利用醋和水等物质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模拟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7.利用农田蜘蛛或在农田里放养青蛙来防治农业害虫的好处是 A.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B.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C.降低成本 D.上述三项都是 8.某环保小组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回收再利用。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总结出来的主要有以下几条,其中比较好的分类方法是 A.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其他类 B.生物类、非生物类 C.金属类、纸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D.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 9.为防止渤海湾的水污染,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严格控制污染源 B.关闭大大小小的造纸厂 C.做好排污的日常监测 D.对污染水进行净化处理 10.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④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⑤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⑤ 11.目前很多城市都推行公共自行车政策,这大大减少了机动车的使用,此举既便利了公众也可以减少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12.洁净的空气中,能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是 A.氧气 B.氯气 C.臭氧 D.二氧化碳 13.我国海关对进口木材、水果都进行严格的检疫,其目的是 A.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B.防止进口木材、水果有严重病虫害 C.维护我国木材、水果的市场占有率 D.防止进口木材、水果对环境的污染 14.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②要致富,砍大树;③若要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看见毒蛇就打死它;⑤退耕还林;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其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A.①②⑥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15.下列措施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封山育林 B.禁止捕猎 C.荒坡变果园 D.平湖改稻田 16.下列对土壤的利用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B.开垦沼泽地,种粮植树 C.掘地烧砖,兴建高楼大厦 D.大力发展农业,满足牲畜产业的需求 17.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8.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远离地沟油,不吃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店或小摊加工的食品 B.在外用餐时总是使用一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