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教材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山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三节。 本节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包括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及反射弧的结构等内容,其中“反射”是教学 的重点,“反射弧”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中安排了“膝跳反射”实验来阐释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并以“松开烫手的馒头”为例,总结了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和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让学生学会用反射弧分析一些生命现象。 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可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不易理解的知识。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通过图文资料、动画等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亲身体验、贴纸片等活动培养动手、合作及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分析形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1.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2.掌握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四、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实例,掌握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做“相反运动”的游戏。问题引领:老师一发出指令,同学们就会马上作出反应,是身体内哪种系统参与调节的? 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呢? 做游戏。 思考问题 利用学生喜欢热闹的心理,通过设置游戏并提出具有驱动型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构建反射的概念 (一)情景体验,建构概念。1.播放录制的“膝跳反射”视频。2.分组实验。3.引导学生思考:有的同学实验失败,原因是什么?4.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 提出问题:“膝跳反射”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其它反射的过程是怎样的?5.演示“缩手反射”实验。6.介绍刺激的分类。7.举出例子:手碰含羞草,叶片会合拢以及草履虫趋利避害的反应。提出问题:这些反应都是反射吗?8. 继续思考问题,建构反射的概念。(1)在膝跳反射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膝盖下方韧带,而反应部位是由大腿肌肉收缩引起的小腿前伸,是什么系统把受刺激部位与发生反应部位连系起来的呢?(2)若操作正确,你每次做“膝跳反射”的正常反应都是小腿前伸吗?所有同学做“膝跳反射”的正常反应都是小腿前伸吗?9.引导学生建构出反射的概念。(二)概念巩固请学生根据生活实例举出反射的实例。 1.观看视频。2.2人一组互换角色进行“膝跳反射”的实验。3.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4.学生演示实验并思考问题。 5.观察“缩手反射”的实验,得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共同点是接受刺激,作出反应。7.判断所举出的例子是否是反射。8.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反射需要神经系统参与,接受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是有规律的。9.说出什么是反射。举出反射的实例。 反射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反射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步步构建得出反射概念,使学生对反射这一定义有更深刻理解。在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出反射概念的基础上,列举反射的实例,有效检验、强化、加深学生对反射概念的理解,明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认识反射弧 引出反射弧的学习提出问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如何完成的呢?从而引入反射弧的学习。合作探究,突破难点1.播放“膝跳反射”的动画。2.提出问题:反射弧的五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小组交流,完成任务:(1)根据课本15页“缩手反射”示意图,两人一组,利用学具,相互描述反射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